二、调查记录
为了解和听取师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想法,选取了1名学生和2名教师。
(一)学生篇
调查人:在平时上课中,我观察到你学习积极性很高,也了解到你课余时间对建筑非常感兴趣,想听听你对学习的一些感想。你为何选择建筑专业?
学生:受家里人影响,从小喜欢建筑,对于建筑图纸很感兴趣。
调查人:来农校之前是否了解过建筑专业背景?
学生:来学校学习之前通过百度和知乎等APP上网搜索过相关内容,有一定了解。
调查人:上了一个学期的课程,你有何感想?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有何看法?
学生:一个学期的课程。对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上课中听老师介绍了很多建筑的内容,从中学到了新知识;但在上课过程中还是有少数老师在讲课时有部分同学开小差和睡觉,课程的内容有些枯燥乏味。
调查人:课程难易程度能接受吗?
学生:能接受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内容听得不是太懂;但总体感觉还是可以的。
调查人:你认为老师在上课时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授课你们更感兴趣?
学生:我喜欢以互动性娱乐的方式,老师与学生互动,幽默风趣地把新知识传递给我们我相信大家都能听懂、听进去。
调查人:你喜欢在室外还是室内学习?更喜欢理论还是动手实践?
学生:喜欢在室外,我们相对更放松,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理论课和实践课我都喜欢,我觉得都重要,因为我们只有了解了理论才能动手操作。
调查人:那你对我们学校建筑专业的这些课程有什么想法吗?还想学些什么内容?
学生:学校给我们开设的课程都很重要,我们一定好好学习,还想老师能扩充课本上的知识,讲一些国内外有名的建筑的背景,这样我们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让我们对建筑更感兴趣。
……
(二)教师篇
调查人:作为建筑专业的专职教师,上了这些年的课程后对我们专业的课程建设有何想法?
教师A:随着我们工程大类专业的不断发展,现已经形成多专业学科的综合学部(涵盖专业: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水利水电、消防等)。
因此:1.我们学部的课程不能以一个课程标准,一套培养方案执行,应当充分尊重不同专业学科的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健全专业培养方案。
2.面对我校中职生的教学情况,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应适当偏应用、重技能(轻:土力学、结构力学等一些偏纯理论且计算的学科,重:测量学、识图、CAD、平法学、造价实训课)。
3.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校内的实训课(钢筋、架子工种实训)更应该走向工地实践,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参观教学基地。
4.应当鼓励或者引导优秀学生以多种形式多种思维主动性学习(例如成立工作室或者兴趣班,且有组织的进行传承)。
5.学校及学部可以多方面多形式的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教师B:上了好多年的建筑专业课,本专业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都符合中职或中高职联办教学的要求。其一,就目前而言,由于我校为“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为了更好与“1+X”项目对接,建筑工程识图课程能更多的在机房上课,多给学生练习,便于课程开展和学生学习。同样也适用其余课程,能更多的动手实践;其二,课程的教材应相对固定,课程的开展体现出不同的专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