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简介
《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这本书是由创作的,《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共有80章节
1
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
谨以此书献给曼素恩(Susan Mann)老师 在漫漫知识旅途上,是她 披荆斩棘 敲开了一扇扇学院的门扉 修筑起一处处温暖的驿站...
2
再版自序
一个大社会、大时代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尤其是在精神面貌或大众心理等深邈层面上的,往往是在具体而微的事物上才能充分体味。比如说,人们对于女人缠足这一小事的本能...
3
中文版序
认识苗延威,对我来说是绝顶的幸运,对他来说却可算是天大的倒霉。我们头一次见面,是在2005年12月,地点是台湾大学一间教室。那时他刚衣锦荣归,是名门纽约大学的社...
4
鸣 谢
这本书拖了这么久才完稿——却仍不够完整和完备——是完全说不过去的。我唯有如此自我安慰:这段过程,不仅引人入胜,使人感叹“学然后知不足”,它更像所有淋漓尽致的探险...
5
凡 例
1. 书中有关年龄的表示,均依中国传统习惯,出生即以一岁计算。 2. 与世界各地一样,传统中国的测量单位向无定制。例如,一寸的实际长度,在中国乃随着朝代的更迭而...
6
图 版
图一 赖以行走的缠足。(图片引自John MacGowan, Men and Manners, “Women with Golden Lilies,” p.24...
7
前 言
提起缠足,奚如谷(Stephen West)教授曾以他一贯的口吻,淡淡地说了两个字:“It was”(英文兼有“过去了”和“这是不争的事实”两重含意)。 (1)...
8
第一部分揭露的身体
...
9
第一章 全球国族巨型历史:“天足”概念的兴起(1880年代至1910年代)
1999年11月间,最后一座专为缠足妇女制鞋的鞋厂,停止了最后一道生产线。这座名为“志强”的鞋厂位于哈尔滨,厂里的老师傅,利用八双鞋楦,打从1991年起,每年制...
10
缠足的终结:两种历史,三种时间,二手声音
妇女缠足,要标定它在现代中国消失的时刻,乍看之下,似乎轻而易举。从清朝到民国,继起的政权屡屡颁布禁令,既有名目,也有日期;特别是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官方和民间发...
11
“天足”:一个崭新的基督教范畴
“天足”(natural feet或heavenly feet)这个词语的发明——用以对立于“缠足”或“裹足”——是一个转捩点,标志着缠足在文化上与社会上开始走...
12
徐珂与汤颐琐:天足的国族主义化
民国初年的中国作家用尽各种方式,试图将反缠足运动的缘起和历史予以“国族化”。在这些文人里,徐珂(1869—1928)对作为一种范畴和一种社会运动的天足的诞生,提...
13
“女人好比蛋黄”:一个新的地球知识域
在汤颐琐的个人记述里,不论是对他还是他的妻子而言,解放缠足并不是什么需要挣扎的难事。这一点在他的长篇小说《黄绣球》里,同样也看得出来。这部以书中女主角——女杰黄...
14
妇女能动性:意志克服身体
像这样抹去身体肉身性的描述方式,在汤颐琐描写黄绣球那种近乎全然依凭其自觉与意志的能动性时,至关紧要。黄绣球是个孤儿,自幼受到收养她的婶娘虐待忽视,过着毫无尊严的...
15
辜鸿铭:“观于人”的屈辱
汤颐琐提议公开展览作为一种惩罚方式,这个提议所透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他对于全球脉络的体认,亦即,中国就是在全球脉络里发现了自我的国族定位,同时也意味着,他意识到视...
16
抗拒注视:理想的女性特质
辜鸿铭在1904年写道,“目前欧洲文明的衰落和退化”,在那些西方称之为“社交妇女”——亦即,“健壮的、男人气十足的女人们”——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中国...
17
第二章 被掀露的身体:放足运动的实行(1900年代至1930年代)
天足运动到了1898年,已成为国家改革的急务之一。这一年,改革者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呈上一份慷慨激昂的奏折,吁请他即刻下令禁止缠足,因为缠足已经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
18
薛绍徽:“非马非驴”
不过,薛绍徽却另有一番看法。对于沈女士痛陈缠足之害的来信,薛绍徽的回应显示,她的态度与启蒙观点大相径庭,这不论在当时还是今日,都属难能可贵。她劈头便说,“用意虽...
19
从“天足”到“放足”
对于文化——或者具体说,一种代代相传的身体取向和生活方式——所具有的惯性力量,薛绍徽展现了相当的理解,问题是,围绕在她周遭的是一股方兴未艾的革命浪潮,她的理解于...
20
“光复故物”的蔡爱花
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里,地方学堂开始以“放足”为主题举办集会,至此,天足的概念进入生活世界,逐渐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分。1904年,位于浙江省吴兴县近郊富庶的埭溪...
21
放脚乐
许则华率领学生们高唱的“放脚歌”,作者是蔡爱花的哥哥蔡绿农。或许是想到他妹妹的状况,他写这首歌的重点,并不在于讴歌天足此一未受质疑的天然状态,而是着墨在放足的实...
22
阎锡山与山西反缠足运动
可惜这个事实对于地方上执行放足实务的官僚们,并无任何意义。1912年,民国肇建,新国家虽然尚处于割据局面,却已经企图改造其公民的身体,并且赋予终结缠足更强大的动...
23
缠足罪责化
甚至早在推行“六政”运动之前的1916年底,阎锡山便已召集地方领袖和男学生协助他执行《严禁缠足条例》。这项条例在概念和内容上,都显示了一种对于繁琐地方风习的敏感...
24
国家对付父老
这些禁令的贯彻,取决于国家是否具备检查妇女双足——亦即,名副其实地“凝视”妇女——的能力。县长(知事)和新设置的区长,负有“察见”和查报该县、区内之缠足妇女人数...
25
性别重于阶级:无法同一的女界
即使雇用了女性查脚员,阎锡山的反缠足运动在本质上仍为一种“男性对男性”的设计。整个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成员都是男性,例如,在他所提议设立的各县“不娶缠足妇女会”里...
26
算总账
在1918—1920年里,阎锡山颁布了无数的命令和告示,训勉各县认真办理反缠足事务。确实,看过他任内颁布的连篇累牍的法规、命令和文告之后,没有人会怀疑他的忧勤惕...
27
荒诞剧场
根除缠足最稳扎稳打的方法,从合乎逻辑的角度来看,应是先阻止小女孩缠足。基于年长妇女的身体顽强性以及她们对骚扰的抗拒,放过她们这一群人乃是合情合理的选择。数十年后...
28
第三章 “缠足如古董”:不合时宜的爱莲者(1930年代至1941年)
回顾反缠足运动,它最显著的成就在于,通过影像和文字表述,创造和传播了有关缠足/天足的新知识。人们之所以想“回顾”——也就是回首往事——首先要有一种“缠足已经过时...
29
姚灵犀与友人:收藏“凋零”
《采菲录》是座宝山,入得其中的学者,没有空手而回的;Howard Levy即为最典型的例子。他们会摘取里面的若干记录,当成是缠足史实某个面向——缠足的地区分布、...
30
民俗新知的生产
打着保存风俗史料的旗号,《采菲录》的编辑团队向全国读者征求忆往文字、访谈录、调查报告、照片、图画,以及弃置不用的小脚鞋。他们所寻访的,是一种经验性的知识,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