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999年第一届东巴艺术节筹备期间,我有幸认识了郭大烈、白庚胜、杨福泉、李锡、和力民、张春和等纳西文化学者和专家,他们为民族文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深深影响着我,我也是从那时起在他们的带动下加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行动中。那时虽然我们共同感受到并清楚意识到东巴(达巴)文化已经濒临失传,但深感无奈,感觉东巴(达巴)文化以后有可能只能在博物馆和历史视频资料里寻找了。
作为从小听着东巴经典故事长大的纳西男儿,我觉得应该力所能及地为东巴(达巴)文化、“白沙细乐”等传统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尽些力。2000年,我聘请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的和力民老师作为东巴传承顾问,聘请玉龙县塔城乡大东巴杨文吉为东巴老师,聘请黄山乡长水村“白沙细乐”传人和茂根为教授“白沙细乐”的老师,聘请塔城乡勒巴舞传人李文先为勒巴舞传承老师,从而走上了民族文化传承之路。
东巴(达巴)文化传承保护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的是日常收入极少的老东巴(达巴),当时也很少有愿意放弃生计学习东巴(达巴)文化的年轻人;没有组织、没有资金,也欠缺获得政府支持的条件。我与和锐老师经过将近两年的宣传奔走,最终决定由玉水寨公司资助成立东巴文化传承协会和学校,开展规范的民间传承保护活动和教学工作。此举得到了很多关心东巴(达巴)文化的学者、领导以及东巴博物馆、东巴研究所的支持。我们创办了玉水寨东巴学校,组织全市和周边纳西族地区的东巴和学员及学者组建了协会筹备组,并于2004年成立丽江市纳西东巴文化传承协会。后来又资助成立了由杨福泉老师担任会长的省级云南省东巴文化保护与传承协会。从2001年起恢复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会,到2019年已举办了十九届。在丽江市玉龙县的塔城乡署明、鲁甸乡新主、白沙乡新善以及木里县俄亚等十余个村子成立了传承点、传承学校、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基层传承机构。
随着传承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入,东巴(达巴)越来越多,协会成员(含申请加入人员)一度超过500人,但个体传承质量和所掌握的技能无法鉴定。基于以上情况,我于2010年向省市东巴文化协会提交《东巴(达巴)等级评定的议案》,并由和锐、木琛、和力民起草具体评定办法,最终于2012年获得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开展“东巴(达巴)学位评定”工作的批复》,玉水寨公司决定根据不同学位等级,每年给予相应的传承补助金,此举一出,极大地促进了很多纳西族村寨东巴文化传承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东巴(达巴)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从此,东巴(达巴)文化传承已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东巴(达巴)文化传承队伍的知识不断增长和技能不断提高,东巴(达巴)文化终于得以有序地活态传承,重新扎根于民间。
然而,东巴(达巴)文化的活态传承仍遇到很多困难,加之东巴(达巴)文化产业化的转变和发展,一些人将东巴(达巴)文化变成了赚钱的手段和工具,远离了我原来的理想和初衷。
纳西族由于历史原因,分散在不同居住地,传统习惯上的差异,加上学者们深度研究所持的不同观点,诸如族源、祖先居住地、先民的迁移路线以及关于火葬土葬的说法和祭祖方式等,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但是纳人的共同祖先是崇仁利恩(有的纳人支系音译为“曹德鲁若”)的认同上是高度一致的,且认同是炎帝的后代也没有分歧。所以我就思考怎么通过祭祖活动来加深民族文化认同,激励和促进族人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自己,促进民族团结。最终,我决定要建设一个全面展示纳西族历史渊源、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的场所,通过举行缅怀先贤的圣典,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使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保护。
我把想法与和锐秘书长交流后,他觉得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能要很多资金支持和广泛的族人参与才行。后来我们经过座谈会,走访纳西学者,以“中国纳西文化传承基地”为名称申报项目,2015年最终立项为丽江文化产业项目,且成功申报为文化部“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建设内容由纳西农耕文化展示区、纳西文化博物馆、先贤祠、祭祖堂、纳西文化广场和祭天场组成,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和传播纳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基地建设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让民族文化代代相传;邀请周边民族共同参与,用纳西族的“和合”思想及其文化与周边民族和睦相处,团结本民族的同时也团结周边各民族,做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团结和谐的优秀代表。
2016年初,在云南省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协会和丽江市东巴文化传承协会大会上,我提出了《关于“寻祖活动暨采集五行奠基圣物”的议案》,得到了全体会员的通过,丽江纳西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国清同志也一如既往给予支持并派人参与活动。2016年10月9日,由杨福泉老师任队长,杨树高、木琛、英扎次里、和继全、杨文国、和丽宝、和华强、和旭辉、和文松、木谦、和谐等组成的考察队正式组成并在隆重的启动仪式后于上午9时正式出发,历时33天,11月10日早晨从香格里拉回到丽江。那天早上,天不亮我就叫上了妻子和女儿赶到龙蟠松元大桥,纳西族知名文化人孙绍兰、木丽春、和继军、车文光、夫巴、杨丽军、和亚群、和锡龙等人也一起迎接英雄们的归来。
之后,考察队于2016年12月20—31日和2017年11月13—20日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考察活动,依旧由杨福泉老师任队长,成员为杨杰宏、杨树高、木琛、和丽宝、和文松、和旭辉、和华强、年若、和谐、木谦、李超等。他们归来时,我们在玉水寨同样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
“五行之物”采集回来后都先供存在玉水寨的东巴什罗大殿,我则忙着购买祭祖堂的木材。我想用最好的木材来建祭祖堂。经多方了解,能盖房子的大料目前可能只有酸枝红木和红花梨木了,但国内绝对没有,只有到国外去采购,但这几年国外不再出口原木了,只有加工过的木材,更不要说是直径50厘米、长8—9米的大料了。在我们绝望的时候有一个朋友传来消息,有一堆符合我们要求的料子放了8年没有出售,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当时和亚群、和锡龙、杨浩东一起去看,数量和尺寸都完全符合!
通过考察活动,我坚信我们的行动得族人心,得所有关心关注纳西民族文化的人心,更符合党中央有关民族文化保护以及增强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政策,我一定要把纳西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建设好。在杨福泉会长的领导下,在协会同仁的努力下,在各地纳西文化组织的参与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把基地建成所有纳人的心灵栖息地和精神家园,建成中国民族团结示范地。
和长红
2019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