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美人谷

丹巴美人谷

2016年11月2日,我们从阿坝县城去甘孜州的丹巴,沿途看阿坝县有广袤的草坡,漫山遍野是牦牛,真是壮观。11月初的草甸一片苍黄。我们越过达古冰山风景区,该景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这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但我们无暇看风景,忙于赶路。

我们来到阿坝州的红原县,该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这里一变果洛州和阿坝高原那种草原苍黄寒凉的地貌,森林茂密,河水清澈。红原县城海拔3504米。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阿坝州首府马尔康境内,这里森森林莽,潺潺清溪,有宛如回到云南滇西北高原的感觉。我们在马尔康县城吃完午饭继续前行,穿越梭磨河大峡谷。梭磨河是大渡河东源脚木足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红原县壤口乡境内的羊拱山西北麓,壤口以上称壤口尔曲,壤口以下称梭磨河,流经刷经寺、马塘、王家寨、梭磨、卓克基、马尔康、松岗等地,于热足下游2千米处汇入脚木足河。流域面积3015平方千米,河流全长182千米。

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些古旧的碉楼,可能是闻名遐迩的马尔康松冈直波碉楼群的组成部分。

我们终于来到了如今很有名气的丹巴美人谷,一路看到河谷里很多非常有特色的藏族民居建筑的碉楼。我们因赶路奔赴目的地,无暇去村寨里欣赏美人。看了一下美人谷的介绍,丹巴境内的墨尔多山是嘉绒地区最著名的神山,原来是本教神山,后来也成为藏传佛教的著名神山。神山周围被65座山峰环绕,绚丽多姿的景色美不胜收,围绕着这些美景,流传着很多故事传说。相传很多年前,一只凤凰飞到了墨尔多山,随后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据说丹巴出美女始于汉代的东女国时期。每年农作物收获的时节,丹巴各村各寨都要举行盛大的选美和祭祀活动。又相传有史书记载,西夏王朝灭亡之时,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逃难到气候温和、山美水秀、地处横断山脉深山峡谷里的丹巴。他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养育出了一代代美女。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的“中国选美”中丹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雪山、草原、海子、温泉、大河、藏寨、碉楼、藏传佛教寺庙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样。1997年,我参加了在云南迪庆州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举办的康巴文化艺术节,看到了一些从丹巴等地来的藏族美女,确实容貌姣好,风姿绰约。

有些研究认为丹巴一带曾是西夏王朝的党项族内迁之前最早的栖息地,即古羌人一支党项羌的世居地之一。党项羌拓跋部建立了以兴庆府(今银川)为都城,统治长达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后来蒙古军攻打西夏国,一大批西夏难民向境外逃散,其中李氏王国残存的皇族和许多后宫嫔妃就逃到了曾经是自己祖先栖息之地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的木雅地方(即今康定市折多山以西、雅碧江以东、乾宁县以南、九龙县以北的地区)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丹巴美人谷。

自古,人们把墨尔多神山周围纵横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据藏学家杨嘉铭的研究,“嘉莫查瓦绒”在吐蕃统治前为东女国,“嘉莫”是指女王,“查瓦绒”是指河谷,合起来即表示女王和河谷农区,后人将“嘉莫查瓦绒”一词予以简化,取其首尾而称“嘉绒”。据传,发源于丹巴的大渡河过去叫“嘉莫欧曲”,即女王河,传说是女王的汗水和泪水汇成的河流。杨嘉铭先生认为,“欧曲”译为“银河”为佳。[2]无论是东女国的传说还是西夏王朝嫔妃后裔的传说,都使如今的丹巴美人谷的来历充满了历史的神秘传说色彩。

据相关资料介绍,丹巴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城约26千米的巴底乡,每个村都各具风味,其中邛山村的土司官寨近年得到了修复。所谓美人谷当然是指美女多,而近年因国家的飞速发展,许多俊男靓女早已出乡出国打拼,本地人说,丹巴美人谷的美人足迹遍布全球。现在丹巴县已经有近3000的美女走出村寨,去往九寨沟、四姑娘山、海螺沟、成都、西宁、北京乃至国外一些地方,在大大小小的歌舞艺术团和旅游名胜地谋生,展示她们的美丽和才艺。但愿这闻名遐迩的丹巴美人谷,不会也落入时下的俗流中吧!

夜深人静,天上星辰闪烁,河谷里有不少酒店闪烁着明亮的灯光。我听着丹巴美人谷里流过的河流的哗哗流水声,想到这个深山美人谷正在发生的变迁,心里为它的前程祝福!根据阿来小说《尘埃落定》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是在这里拍摄的。不知多少年后,又有谁会来拍摄这个美人谷的时代变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