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县城”那曲

“世界最高县城”那曲

离开纳木错,我们驱车去那曲,一路是广袤无垠的连绵草原,草儿苍黄,一望无边,一群群的牦牛和绵羊徜徉在寒凉的草地上,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遍地是牛羊的壮丽景象。草原的边上,是赭红色的山峦,没有树木,这是高原特有的地貌,比较高的山峦峰顶则积着大片大片的雪。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莽莽土黄色的草甸,记得上次来是2002年6月,可以看到一望无垠苍青的草原。两个季节,景色迥异,但此刻所看到的那曲莽莽草原,更有一种寒凉和苍茫的美。偶尔看到几个牧人,在寥廓的草地上挥舞着长鞭放牧着牦牛和绵羊。寂寥的大地上,人显得好孤寂,大群的牛,就是牧人的伙伴。公路旁出现了村庄,看到属于当雄县的龙仁乡的路标。外观白色的民居,有的房子顶上飘扬着国旗,看去是学校。我在2002年来时看到草原上有黑色的毡篷,就如在纳木错湖边草原上所见的那种,这显然更多的是用来迁徙的游牧生活的。一路看到的房子,更多的牧民已经开始有固定的定居点了。我们也看到一排排顶部金色、中下部是白色的佛塔和经幡飞扬的黑色玛尼堆,偶尔经过几个小湖泊。沿途有些地方山上的积雪多,我们经过海拔4638米的芒隆拉山,雪峰很美。看到身着黄色帆布衣裤,一步一叩头的朝圣者在行进,寒风刺骨,想象得出这些朝圣者的艰辛和坚韧。

当天我们来到那曲市住宿。这次走唐古拉山,是从有“世界最高县城”之誉的西藏那曲去格尔木。那曲是羌塘草原的一颗明珠城市,海拔有4500米。那曲一带,西藏史籍称作“卓岱”,意为牧业部落,称这里的居民为“卓巴”(意为牧民),或“羌巴”(意为北方人),“羌日”(意为北方部落)。公元7世纪前,那曲一带属苏毗部落统治。那曲的意思是“黑河”。黑河是怒江的上游,因为水清澈而略显青黑色,因而得名。这黑色的河流滋润了羌塘草原。

海拔4638米的芒隆拉山和牦牛

那曲现在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东西长约1156千米,南北宽约760千米,东连昌都市,西接阿里地区,南与拉萨市、林芝市为邻,北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青海省接壤。据2018年的统计,那曲总面积369674平方千米,总人口50.13万人。

2003年,我走茶马古道全程,曾在那曲县城住过一宿,13年过去,眼前的那曲县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那曲街景

【注释】

[1]顾祖成:《明清治藏史要》,西藏人民出版社、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49页。

[2]王锺翰:《中国民族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70页。

[3]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第137页。

[4](清)王菘:《道光云南志钞》,刘景毛点校,李春龙审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1995年印,第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