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芒康县城

来到芒康县城

我们一行来到芒康县城,这是个海拔3838米的县城。芒康的弦子舞名声远播,云南德钦县的弦子舞也闻名遐迩,也许这两个毗邻的县的民间艺术有很多是同根同源的,所以弦子舞都那么精彩。

记得在2003年6月的那次茶马古道考察中,我们来到了芒康县城,当晚在芒康县城观看芒康县里的乌兰牧骑宣传队的演出,我对西藏还保留着“乌兰牧骑”这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风靡全国的词汇感到很亲切和新鲜。“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指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它于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后来流行于全国。西藏的文艺演出团体很活跃,奔波在各地,为群众演出,很受群众的欢迎,所以现在依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乌兰牧骑”。芒康县的文工队在西藏昌都市非常有名,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乌兰牧骑先进团(队)”,被群众誉为藏东雪域高原上文艺“轻骑兵”。

我觉得那天晚上我们所看的演出中,最精彩的是热巴舞,演员们的击鼓舞蹈之动作快捷如风,灵巧无伦,舞姿翩翩如高原之仙女伟男。男女演员皆能歌善舞,长袖飘舞,舞步轻灵,曲尽其妙。当地藏族观众对演出也有非常高涨的热情,不时报以雷鸣般热烈的掌声,大众都全身心沉浸在当地的土风歌舞艺术中,乐而忘返。我觉得,芒康的热巴舞是中国艺术的一绝。果然,后来我获悉,在南宁国际全国民族民歌比赛中芒康县乌兰牧骑宣传队演出的《扎西热巴》曾获得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

芒康原野(2016年摄)

2003年来到芒康时,我们住宿在芒康县城招待所,条件十分简陋,用水全用盆子来舀,但这里的服务员态度非常好,朴实热情,主动助人,使我觉得心里暖乎乎的。这一路茶马古道之旅,最使人感到难忘的,就是这一路上人们的朴厚与热情。

如今,这个高原县城已经发生巨变,各种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其中不乏很多藏式特色的建筑。想起我们走茶马古道的祖先也在这条路上风尘仆仆地走过,为如今我们能沿着祖先之路寻觅追思他们的业绩,心里很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