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灵洞

阿明灵洞

与白水台相对的上柏峰山腰,是赫赫有名的阿明灵洞,丽江纳西人称之为“阿明内可”(al miq nei ko)。传说东巴教大师阿明曾经在此洞中修行过。另一个传说说这曾是东巴教祖师东巴什罗冥思和修行之洞,因此也叫“什罗内可”,三坝人多称之为“什罗埃可”(sherl ler aiq ko),意思是什罗住的岩洞。

2016年12月29日上午,我们一行人出发去阿明灵洞,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当地的老东巴东若(和学文)等。天朗气清,白地上空的天显得很蓝,周围的山郁郁葱葱,植被很好。

我不禁回忆起1991年我第一次来拜访阿明灵洞的情景。

我于1991年在当时的白地乡文化站站长和尚礼的引导下,拜访了这个在东巴祭司中无人不知且个个向往的圣洞。这是个两洞相连的喀斯特溶洞,我去时,见到洞外有人们烧过的杜鹃木、松枝等,还立着一看去刚立不久的祈神求福的神塔,高约1.5米,旁边有一看去年深月久的旧神塔,比新塔粗,上面凿着三级台阶,约长2米,满是岁月风雨剥蚀的痕迹。

1991年所看到的阿明灵洞(1991年摄)

去往阿明灵洞路上鸟瞰白水台和山野(2017年摄)

1991年我与来研究藏族纳西族问候语的加拿大魁北克教授汉妮(Feuer Hanny)在阿明灵洞前留影

20世纪40年代李霖灿与和学才先生拜谒阿明灵洞时在洞内岩石上用东巴书写经典的墨写下的东巴文和汉文(2017年摄)

洞内右壁上,有20世纪40年代到此朝圣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霖灿先生和丽江东巴杨学才的东巴文和汉文题词。杨学才年轻时就已是丽江一个出色的东巴,有一次,他去给一户娶亲的人家主持婚礼“素字”(迎接生命神),而那包办成婚的新娘对这个年轻而才貌双全的年轻东巴一见钟情,于是两人当晚就双双出逃,来到这个婚姻习俗比较开放自由的东巴教圣地来生活。

杨学才在此与痴迷于东巴文化的李霖灿相遇。他们写的字是用东巴用的松明油烟墨写成,因此字迹尚十分清晰。在洞的外壁上有东巴象形文题词,字迹斑驳,与苍苔相混,看去已很有些年月。

相传阿明大师曾在此洞修行,写经书,传授徒弟。民间传说他用过的鼓、铃、钗、锣、白螺均留在洞中,增加了灵洞的神秘性。后世的各地东巴到白地朝圣学经时,都要到这个灵洞来祭拜和进行“加威灵”仪式,请大师赐予威灵;当地东巴也常常来此灵洞求“威灵”。

我在东巴和志本家中发现神龛上摆着几个乌黑的小石块,他告诉我,这是从阿明灵洞中拣来的灵石,当地东巴都在家中神龛上供有这种灵石,他们将它视为能赋予自己神力的圣物和镇鬼的武器。白地东巴认为,每当一个东巴要去世时,白天洞中会冒出一股烟,夜里洞中会发出一团亮光,并会发出鼓锣钹铃声。从这种种传说中可以体会到东巴对这个灵洞所怀有的崇拜和神秘感。

白地老东巴和志本

这个灵洞是东巴教的一个神圣之地,各地东巴在祭山神时,一定要提到这个灵洞之名,迎请阿明大师的神灵。久嘎吉给我讲了一个关于阿明的传说:

阿明是白地人,他年幼时,北方的郭洛人来袭击白地。阿明父子躲在一座岩脚下,但被郭洛人发现。他们把阿明抓去郭洛部落所在的北方,白天叫他放马,夜晚叫他给学经的郭洛人执火把照明。阿明聪明过人,当郭洛人念经习经时,他在心中默诵经书内容,熟记于心。不久便远远超过那些习经者。他就这样通晓了郭洛人的经书。

阿明无时不在谋划逃回家乡。郭洛人的边境上有一条大河,河上有一座桥。阿明白天放马时,只把一匹马训练成能跑过这座桥,而把其他所有的马训练成一到桥边就要回头跑。一天夜里,学经的郭洛人读经倦怠后,沉沉入睡。阿明偷了他们的一些经书背在身上,骑上那匹骏马如飞逃去。郭洛人发觉后急忙骑马追来。到桥边,阿明飞马越桥而去,而郭洛人所骑的马一到桥边就回头跑,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马倒反把郭洛人都颠下来。

阿明就这样回到白地,他怕郭洛人再来追捕,便长期躲在白地的这个岩洞中,把从郭洛人那里学到的经书传授给人,他住的岩洞被人们称为“阿明岩洞”(阿明埃可)。

有些学者认为郭洛人是蒙古人,其实郭洛是古代散居在川甘青三省交界的阿尼玛奇山南部山谷里的一个藏族部落,民间相传,他们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四川甘孜州一带,后来才逐渐迁徙到如今所居住的地方。我认为传说中所说阿明所学的郭洛人经典可能反映了阿明曾经学过古代流行于郭洛藏人中的本教经典。

在山洞中修行是喜马拉雅周边地区本教等不少民族宗教巫师的一种修行方式。这次我们来到灵洞前,见洞周围长着很多高大的栎树,洞前立了一块碑,镌刻着介绍灵洞来历的一些文字。洞内多了一个阿明什罗的雕塑,洞内石壁也多了一些东巴象形文的题字,显然是东巴们来到这里朝拜后题字留念的。

我们到灵洞这天(2016年12月28日)恰是纳人传统新年第一天,白地老东巴东若举行了一个“加威灵”仪式,东若出生东巴世家,到他已经第十代了。按传统,这个“加威灵”仪式过去只有东巴才举行,而且都争取到什罗灵洞前来请本地的大东巴主持举行这个仪式,是把东巴什罗等东巴教祖师和神祇的威力和威灵加在自己身上的一个仪式。在当代,出于对山川神灵和本民族神祇的敬重和信仰,有些不是东巴的纳西人也举行“加威灵”这个仪式。我与同去的杰宏属于学者,我们都研究自己的母族文化,所以也请老东巴东若为我们主持举行了“加威灵”仪式,东若还给我取了个“汁名”(rherq miq,意思是威灵之名)叫东吉,“吉”(jjiq)在纳西语中是水的意思,也与我的汉名的“泉”相呼应。老东巴东若咏诵“加威灵”和祭祀东巴什罗的经书,为我们洒净水祈吉,并赐予灵洞里的神石。我们在灵洞内的石壁上也用东巴文题字留念了。

白地人在灵洞内新塑的阿明什罗的像和东巴经书(2017年摄)

阿明灵洞下面有一眼泉,我们在这里取水,我用一个瓶子去取水。木琛摄下这个镜头,在照片中看到有一束红色的光从上方的灵洞里投射而出,照在我的上半身上,很神奇,我想这也是个吉兆吧。

时隔17年,我重返这个东巴文化的圣地,心里很激动,写了如下感想以纪其事:

考察队与当地的东巴和村民合影(2017年摄)

今天又来到阿明灵洞

十七年前曾来到这里

时光飞逝已经二十五年

古时有东巴大师在洞里苦读深思

留下了神奇的文化遗产

很多杰出的东巴来这里加威灵

很多东巴已经离开这个世界

但他们的吟咏留在了人间

很多传说留在了云和风中

很多故事在山野代代流传

周围的山林苍翠欲滴

今天也是纳人的传统新年

蓝蓝的天空明朗澄净

我们祈福取了什罗灵洞的石

也汲取了阿明灵泉的水

一道祥光从灵洞射出照在泉里

也照在我的身上

这是天地所赐的祥瑞之气

神灵把山林的清气和灵气

赠给了这些纳人子弟

我们沐浴着她走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