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稻城县
在稻城县入口处经过尊胜塔林,据介绍,这是一座集休闲、体验、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的佛塔公园。晚上约7点半,我们来到了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很有意思,云南有香格里拉市,而四川省稻城县则有香格里拉镇,香格里拉镇位于稻城县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为2700—3500米。记得过去叫香格里拉乡,现在都升格为镇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无论是云南的香格里拉还是四川的香格里拉,都有共同的人与自然和谐,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化都和睦相处的“香格里拉精神”,这是令人欣喜的事。晚上,我们在这个香格里拉小镇住宿。
第二天起来,我们去位于稻城县亚丁的仙乃日(海拔6032米),夏诺多吉(5958米)和央迈勇(5958米)三座雪山,当天是立冬,所以天气奇寒,山上很冷。一路上是褚红色的落叶松森林,以及枯黄的草地。这三座雪峰对藏族有很大影响,这三座雪峰是藏族群众心中神圣的象征,藏语称三座神山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之意。相传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诺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称为三怙主雪山。
传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加措得知圣地日松贡布区域没有弘扬佛法的寺庙,于是就派让降·根秋加措大师到亚丁来修建寺庙,不想因建寺动土触怒了山神,降下灾祸,当地百姓全都患上了麻风病。大师悲天悯人,白天黑夜诵经祈祷,后来百姓的病全好了,大师却病重圆寂,人们为了怀念他,将他葬在草原上,堆起了巨大的玛尼堆以纪念他。
位于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的三座神山,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这三座神山对纳人的影响不小。纳人(摩梭人)“祖先”在纳语中称为“伊”(Zi),纳人认为他们永恒地居住于一个叫作“司布阿纳瓦”(sibuanawa)的地方。根据达巴的描述,“司布阿纳瓦”位于“遥远的北方”,在今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贡嘎雪山中。更准确地说,祖先们依照不同的氏族,分别居住在贡嘎雪山的不同山洞里。[21]李霖灿先生在研究纳人的迁徙路线时,也认为纳人(麽些)一定有一个时期是应该居住在无量河和贡嘎岭大雪山的附近,然后再由这里向南方迁徙。根据丽江东巴的文字记载和永宁盐源巫师口头背诵,这一族人在无量河以下的迁徙路线是站段分明、确无疑义的。[22]
稻城县亚丁的仙乃日山(2016年摄)
这三座神山对俄亚纳西人、宁蒗县油米的纳西阮可(汝卡)人的影响更大一些。同行的俄亚大东巴英扎次里说,俄亚在举行东巴教仪式时,都要祭祀这三座神山。丽江市摩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文国先生说,他家乡宁蒗县拉伯乡油米村的纳人也祭拜这三座神山,这三座神山对人们的寿命和福泽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夏诺多吉神山倒是在丽江和香格里拉市纳西族中也是常常提到并要祭祀的神祇。从上面所述三座神山的故事看,三座神山的信仰应该是融合了这里古老的本教信仰与后来进入藏族的佛教的信仰而形成的。东巴教受到本教很深的影响,对这三座神山的信仰更多的有本教的信仰因素。
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的纳西学者和尚礼曾对我说,本地纳人认为央迈勇是一座纳人的神山,纳人称之为“觉卑于”(jjoq bbei yuq),“觉”(jio,姜)是纳人的意思,藏人也说这座山是“觉(姜)人的山”。纳西人称仙乃日为系丽日(ssil lil rheeq),果嘎比索(goq gabi so)则是统指这三座山,是藏语,但纳人也如此说。
在云雾中隐隐露出的神山雪峰(2016年摄)
时值初冬,天气很冷,群山林木苍翠,有些树木的针叶已经发黄,大片黄色的针叶林与苍青色的树林相互映衬,三座神山的雪峰都隐匿在云层里,云雾在上面飘来飘去。苍黄的草甸上,清清的溪流在沉静地流着。东巴们在三座雪山中间的大草坪烧香台举行了祭祀三座神山的东巴教仪式,迎请木、火、土、铁、水“五行之物”后下山。
2017年11月,我因去甘孜州乡城县考察,再次来到亚丁,神山依旧云遮雾罩,没能见到真容,说是再过一个月到隆冬,就会看到冰清玉洁的三座雪山了。
我们在三座雪山中间的大草坪合影(2016年摄)
一缕奇异的光从央迈勇主峰上空投射下来(2016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