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红拉山

走过红拉山

2016年10月10日,在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族乡取了澜沧江的水和当地的木与石后,我们继续前行。路上逐渐显现出了西藏高原特有的一些美丽风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拉山[2]上的白杨林一片金黄,秋色灿烂,层林尽染。从云南走进西藏,想起14年前的茶马古道之旅,触景生情,有感而吟:

走出滇云到西藏,一路秋光霜叶美。

山峦叠嶂映苍穹,清风雪光入心扉。

红拉山上忆往事,白雪清风旧梦回。

人世凡夫奋勇行,雪原雄鹰随云飞。

举头白云自在走,初冬寒山见翠微。

老骥伏枥走高地,壮年意气效寒梅。

一路上,看到澜沧江水流红浊,汹涌湍急,滚滚东去。我们走过国家级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红拉山自然保护区距芒康县城60千米,1985年被确定为自然保护区,1987—1988年经西藏自治区珍稀野生动物考察队考察确认,当地百姓称之为“准察”的滇金丝猴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灵长类物种,1992年,红拉山被西藏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森林覆盖面积达70%—80%,芒康境内现有滇金丝猴570多只。

我们过红拉山垭口,这里海拔有4100米。生长有云杉、冷杉、落叶杉、铁杉,据同行的植物学家吕教授介绍,此地冷杉的分布地带海拔最高,栽种冷杉需2—3年。2003年经过这里时,听年轻的植物学家小谢讲,香格里拉市的小中甸栽培了一些冷杉,因冷杉最适合这一带的海拔。云杉一般生长在海拔3200米左右的地方,而铁杉则是生长在2700—2800米左右的地带。

听当地人的介绍,芒康县有两个苗圃,一个在这里(红拉山),另一处在金沙江河谷。这里每年培育300万株云杉,共有62亩,现在在培育的苗总共有500万株。一株云杉苗在云南的价是10元。国家给芒康县“天保工程”的款是1.6亿元(预定10年拨完),现在已经到位1000多万。现在商品用材基本已经不存在,烧柴主要用枯倒木,冬季取暖主要靠枯倒木。由此,我高兴地看到茶马古道的未来将会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