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压力压垮身体

小心压力压垮身体

陈先生是一位刚刚年满40岁的中年人,原来在汕头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后来,他跳槽到某公司担任部门主管。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后,他深感压力大,竞争激烈,只要稍有不慎,就有遭淘汰的危险,因此他不得不承受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几年之后,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失眠,做噩梦,记忆力开始下降,心情变得烦躁不安,动辄发火,有时甚至什么事也不想做,似乎已经心力交瘁。

据健康专家介绍,目前在中国,像陈先生这样存在健康问题的中年人越来越多,据他们估计,约六成中年人存在健康问题。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则是过大的压力,特别是工作压力。巨大的工作压力就像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在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美国、德国、芬兰和波兰,每10名办公室职员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面对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并且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的压力。20岁左右主要是学习的压力;30岁左右主要是婚姻与工作的压力;40~50岁主要是工作、生活的压力。显然,在所有的人群中,中年人面临的压力最大。

在人的一生中,中年应当是一个辉煌的时期,此阶段事业有成,生活安定,子女成人。但事实上,现在的中年人,尤其是40~50岁年龄阶段的人,却要承受着事业、家庭、生活的三大压力。当压力超过能够承受的负荷,同时又不能有效地应对时,则给中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的人未老先衰,疾病缠身,有的人不幸早卒,令人扼腕。

2004年1月4日的《成都晚报》发表了一篇记者调查,据该报记者对50位年龄在40~55岁的市民进行现场询问式调查,结果85%以上的受调查者对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事业压力迫使这些中年人经常加班和熬夜,但却经常得不到认可;采访对象中仅有1人认为工作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其余受调查者则表示“将就,不好说”。这项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压力和个人成功需求这两项,在中年人的生存压力比中分别为77%和23%。

在中年人中,中年男人面临的压力是有目共睹的。中年男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令他们一再自我加压。事业有成者,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即使是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处于上升中的中年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也决不轻松,以至同样处于持续过度的紧张状态中。原地踏步者,急欲冲出困局,跃入新境,一展宏图,如因客观或主观因素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常会对这部分人造成一种较强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出现情绪抑郁、思想困惑。如果是跌入下岗失业低谷的中年人,更是急于重新就业,撑起家计,一时无从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也容易出现自卑、沮丧和颓废,感到活得太累。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中年男子在家里身兼儿子、父亲、丈夫多种角色,每种角色对他们来说,其实都代表着一种责任和义务,都会对他们形成压力。而男人又很少与家人交谈自己的想法、感受,不愿家人为自己分担忧愁。心理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使他们背上了“压力锅”不能有效释放,精神上感到孤独。

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文军认为,中年男子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是最大的。他发现,来门诊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病人里,男性要明显多于女性,而男性年龄又多集中在40岁左右。工作压力过大、只能上不能下、竞争激烈、面临下岗、上司对自己不满意、同事之间关系不好等等,都给他们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广州某高校资深心理咨询师刘珏指出,压力是每个人每个年龄阶段都要面对的,问题是强度的大小。超压严重,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心理问题。在他接触到的近千例前来进行过心理咨询的男性中,68%~70%左右的人感到压力很大,20%左右的人感到压力巨大,几乎不可承受,其中45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是压力最大、最受困扰的人群。就综合个案来看,中年男性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这个年龄段的中年男人往往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作行家,是单位挑大梁的角色,地位上也多是中上层,所以工作特别多;二是家庭压力,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属于未成熟将成熟期,特难管;三是社会压力,因为社会在这个阶段对成熟男人的期望值会比较高;最后则是婚姻压力,其它压力大了,对家里老婆孩子沟通少了,必然导致家庭不和。

中年男人的压力大,中年妇女的压力也不小。随着社会生活形态的改变,传统上以家庭生活为主轴的中年妇女,开始将生活中的大量时间投注在职场,于是社会角色的多重化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中年女性的压力日趋增大。

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完成的“女性与压力”调查报告显示, 有80.75%的女性认为人到中年压力最大。这个时期的女性在家中是顶梁柱,上要照顾老人,下要操心孩子,在单位又大多是中坚力量,事业和家庭都要消耗她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另外,青春将逝、更年期的来临以及婚姻情感的不稳定等因素也是造成她们压力过大的原因。

《中国妇女》策划组织完成了一项有关女性压力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94.47%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其中,认为自己压力“很大”的女性占14.47%,认为压力“比较大”的占43.4%,认为自己的压力“一般”的占36.6%,只有5.53%的女性表示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值得一提的是,认为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的,大都是29岁以下的年轻人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选择此项的中年女性的比例很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年女性承受的压力普遍要比其他年龄层大。

既然压力对于绝大部分女性来说都是存在的,那么她们最大的压力来自哪一方面呢?调查显示,30.57%的女性认为,最大的压力是“经济”上的压力,其次是“工作压力”,占28.55%。其他依次为“子女的教育”占14.71%,“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占9.69%,“婚姻、情感”占8.43%,“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占8.05%。

中年是每个人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既是人生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各个方面开始走向衰退的时期。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所面临的考验会更多,来自生理、健康、家庭与事业、子女教育、夫妻感情及社会习俗方面的种种压力,使得中年女性较同龄男性和其他年龄阶段的女性来说,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困扰。受男女角色分化的旧观念影响,女性的心理压力往往比男性还大,如招生、招工中女性的机会比男性少,而下岗的比例女性比男性高。一个女性在工作岗位上,工作要求她全身心投入,在家中又要求她是贤妻良母。人到中年,其子女正值青少年期,可塑性和危险性都是最大的。此时,她们的丈夫也正处于事业的顶峰期,他们比妻子更关心事业的成败,希望妻子能做个贤内助,这就意味着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这时,双方的老人都已年迈,需要子女的赡养与照顾,这无疑又加重了家务负担。在工作方面,这一代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处在社会的大变革时代,她们很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她们总想“求全”,从而使身心长期处于透支状态。

有人说,中年女性的压力问题虽然没有像性骚扰、家庭暴力那样告到妇联,闹到法庭,但现实情况是,相当多的中年女性感到自己活得不轻松,这种感觉相当普遍。杨女士,太原市某民营公司的采购经理,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最近觉得干得越来越累。她抱怨说,如果自己只想做一名普通职员,大概只需“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就可以了,但她想干出一番事业,并且升至现在的职位,也只能往前走。原来上本科时学的知识不够用,她咬着牙,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读完MBA。那段时间,她身兼三职——职业女性、家庭主妇和学生。现在的岗位要求她必须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甚至还要有高雅得体的言谈举止,更要学会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各样的人。当然,回到家里,她还得是一个称职的好妻子、好妈妈。在多重压力的压迫下,她感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总的来说,无论是中年男人还是中年女人,他们都要面临着沉重的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加上他们普遍都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有着较大的抱负,因此他们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容易导致持续、过度的紧张。而在压力日益增大的环境中,许多人已不知不觉地成了工作和生活压力下的奴隶,而且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身体也开始不断发出不和谐的报怨。如不正确的对待和妥善处理,就会严重地影响身心健康。

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适当的压力对人是有好处的。适度的压力可以使我们超水平发挥,可以使我们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增加、加速血液循环,使我们能有效地对付或逃离危险。但是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或者压力太大,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时,如果不及时排解和调适,则会给健康带来隐患,甚至发生身心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工作紧张是威胁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因素。”这一结论明确指出了过度劳累对人体的危害。

综合当前的医学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许多的隐患。

1.压力大,造成免疫体系紊乱。西方医学一直抵制单纯的情绪症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观点。哈佛身心医学研究所创办人哈伯特·本森30年前开始研究压力时,他的同事甚至嘲笑他不务正业。直到最近几年,研究人员才发现压力可以具体测量。其中一个重要的突破是,学术界在1991年开始认识到压力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常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发现,在压力测试中得分较高(压力大)的人如果注射一种哮喘病毒,出现伤风感冒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后来,他们重复相同的实验,发现一些慢性压力,例如和同事、家人之间的长期矛盾,使这种人生病的比率增加了3~5倍。由此,科学家们认为,压力过大,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免疫体系紊乱。

2.压力大,易患抑郁症。俗话说,“病由心生”。当由工作和生活引发的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和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如社交、荣辱、挫折、逆反、嫉妒等常见心理状态,严重的还会产生变态心理,如自卑、猜疑、冷漠、自私、病态的怀旧心理等等。其中以抑郁症最为突出,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后悔,对过去很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不愿见人,把自己封闭起来等。研究人员发现,工作压力大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会增加5倍以上。

3.压力大,易患身心疾病。压力与心脏病的关系是人们通过对猕猴做实验时发现的,因为猕猴与人一样,有社会阶层,且易患动脉硬化。正如科学家预料的,地位低的公猴比地位高的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但当人为改变这样状况——将新的动物放进这个群体中时,地位高的公猴为巩固它们的地位经常打架,它们更易患病。

对于人体的研究发现,严重的压力会引发一些身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德耶博士及其同事对573名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雇员进行了有关动脉硬化症和压力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越大的人,越有可能出现动脉硬化症。另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在所从事工作压力很大的人中有36%的人出现动脉硬化症,而在从事比较轻松工作的人中则只有21%出现该情况。

4.压力大,伤大脑。压力大的人常常感到精神紧张或失眠,同时大脑无法正常运转,最终会出现剧烈的头痛、记忆力丧失等不良反应。因为随着激素在身体里的急剧上升,会使人的大脑出现问题。

5.压力大,视力会变差。工作压力大,可能会导致眼球内血管的血渗出到视网膜上,造成视力减退。眼科医生指出,这种医学上称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的眼疾,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男性身上。

医学研究还发现,严重的工作压力不仅对人们的身心造成损害,而且还有可能破坏人们的婚姻生活。各种研究表明,认为工作压力太大的人中,其中56%的人的配偶因此也跟着倒霉。心理学家认为,压力是一种极具传染力的东西,它可能会破坏婚姻生活。配偶的某些工作状况的变化,如在工作中的职责变化——升迁、降级、责任增大……一般会在心理上给另一方造成深刻影响,加重另一方的压力。而且大多数时候另一方的处境更不容易,因为他(她)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家庭的天空也就会跟着晴转多云了。

在很多时候,人不可能完全排除压力。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压力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存在,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样挥之不去。很多人经受不住压力,出现了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甚至产生了一些变态的心理,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不能排除压力,但我们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及时排解压力,调适心理。

中年人要远离“中年压力锅”,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中年人面临的压力大,有一部分是客观存在的,而有一部分却是中年人自己给自己加上的。一些中年人在浮华的现实面前,总是难以控制自己追名逐利的欲望,他们环顾周遭,到处是发财的、升官的、出国的,于是感到自惭形秽,要么是拼命地争名求利,甚至预支乃至透支自己的健康;要么是产生内疚和自卑感,使交际范围狭窄,人际关系疏远,这些均有损安全感的获得和自信心的确立,埋下身心疾病的隐患。而许多人直到被疾病缠住了身,才体会到健康是多么宝贵的东西,金钱和权势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可惜此时为时已晚。

许多人步人中年以后,便开始感觉生命有限,意识到个人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开始下降,面对新事物常不如年轻人那么容易接受,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甚至感到已没有精力、时间和机会去完成各种梦寐以求的事情了,容易出现自我怀疑和强烈的失落感,以及抑郁、忧虑的心态。对此,中年人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我期望值。对待外在的生活,如果真的不能达到一流标准,那么你就不要再勉强自己了,不妨把标准降低一点。有时候换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就能够摆脱压力。再者,人们常讲对工作要只争朝夕,但人到中年,由于身心健康的特点,更应该提倡按部就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另外,对于来自环境或个人因素的压力,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途径科学地缓解或者减轻。

1.更有效地组织你的工作。可能的话把工作分摊或委派,以减小工作强度,不要认为你是惟一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人。

2.建立良好的办公室关系。与同事建立有益的、愉快的合作关系;与老板建立有效的、支持性的关系,理解老板的问题并让老板也理解你的问题,了解自己和老板在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3.及时总结,妥善计划。对所有的出色工作都记录在案,并不时查阅,一是总结经验,二是为自己寻找自信。为将要进行的工作制定一些短期计划,做尽可能细致的准备。

4.不要给自己无谓的压力。减少你所关注的琐事数量,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就由它去。

5.享受个人空间。不要总是想着工作,努力在每天都安排一段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如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等。

6.适当的运动。每天寻找时间放松,如呼吸新鲜空气,做适量的运动,散步,时常出入一下办公室,变换一下环境,这些活动都有助于释放压力,放松大脑,恢复精力。

中年是人生的黄金岁月,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将化解紧张和压力带来的重重“心事”,从而坦然地面对生活,快乐地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