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度过更年期
平静度过更年期
女性大约到40岁左右,生理上便会逐渐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医学上称之为“更年期”。这时,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也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女性体内有400多个部位的组织和器官有雌激素的受体,其生理功能直接受到激素分泌量的影响。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和持续,上述这些组织和器官会逐渐失去雌激素的支持,人体也会相应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果表现在神经系统,女性便会在绝经期前出现情绪上的大幅度波动,例如易激动、易流泪、焦虑、消沉、抑郁、多疑、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雌激素的分泌减少还会造成更年期妇女生殖器官粘膜变薄,并由此影响到夫妻性生活的和谐与完美。在更年期阶段,女性的体力、精力和社会适应性也都会有所降低,若再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便会使有些中老年女性对生活失去兴趣,对自身失去信心,重者甚至会产生思维和语言分离等严重精神症状,不但给本人和家庭带来痛苦与不幸,进而还会影响到工作甚至社会安定性。
妇女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绝经或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而且月经量通常很少。女性卵巢功能日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更年期的主要原因。正像有人把女性比做花瓣,雌激素是甘甜的露水那样,女性的一生都离不开它。尽管女性绝经本身不是病,但却可能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带来许多疾病。
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现象是,近几年来,早发绝经的妇女明显增多了,而且伴有更年期综合征的人也多了起来。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如果某位妇女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那就可以认为她的更年期提前了。北京市妇产医院和北京市妇幼保健院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地区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48.41岁,这比20年前提前了2.02岁。此次通过对七千多名40~65岁的妇女调查得出的数据还显示,女性绝经年龄除了与遗传因素、婚育史有关外,还与生育后是否母乳喂养有关,哺乳时间越长的妇女绝经越晚。此外,生活方式也与妇女的绝经年龄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常喝牛奶、食鱼、虾等胆固醇和钙摄入量较多、经常锻炼身体的女性绝经年龄较晚,而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的妇女绝经较早。
天津市妇联近日提供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30~40岁的白领女性中,27%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性更年期现象。她们自诉身心疲惫、体重攀升、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发色枯黄、月经紊乱等,严重影响自己与家人的生活与工作。在妇科门诊,这种受到更年期过早侵袭的女性已占到门诊量的20%左右。临床统计发现,知识层次越高、性格越内向、生活条件越优裕的女性,更年期往往开始得越早,症状也越明显。尤其是性格较封闭或生活较富裕的女性,往往对生活的要求更高,想得越多,心理上的阴影就会影响到内分泌的变化。而在出现了更年期的症状后,大多数知识女性以为是工作太累了,休息一会就能好,有的则讳疾忌医或是由于工作太忙而没有就医,只有31%的女性直接去妇科就诊,这个比例远低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女性。实际上,如果求医得门,卵巢早衰可以延缓,更年期可以延后。
为什么会出现更年期提前的现象呢?这主要是由于病人的卵巢功能过早衰退,从而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低引起的。一些专家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妇女的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而使更年期提前:一是长期口服或外用雌激素类避孕药物;二是长期营养不良,患有贫血和出现过于消瘦等症状;三是长期精神抑郁;四是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劳累过度;五是长期没有性生活。因此,要防止更年期提前,就必须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做到:采用避孕方法时,应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并尽量采用放置节育环或戴避孕套等措施;注意合理营养,适量吃一些含动物脂肪的食物;经常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平时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避免紧张、劳累过度;维持正常的夫妻性生活。
而如果进入了更年期,是不是就只有对更年期的种种困扰及其造成的痛苦听之任之呢?其实不然。过去,由于人们对更年期及其保健知识缺乏了解,许多女性只能无可奈何地“认命”,默默地忍受着更年期的各种困扰。而现在不同了,社会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人们对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了,心理保健干预和医学保健治疗的“双管齐下”,使越来越多的中年女性能够安度更年期,但关键还是要加强对更年期的认识。有调查表明,目前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对更年期知识的知晓率仅为8%,许多妇女对自身健康关注不够,有症状也不就医,致使更年期成为许多中年妇女的痛苦期。为此,专家建议,中年妇女一定要多学习多掌握一些更年期保健知识,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女性这一阶段的生理、心理特性,使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安定、身心更加健康。
一般来说,女人过了40岁,月经出现第一次不规律,可能就是更年期“信号”,此时保健、治疗愈早愈好。由于更年期妇女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她们症状多、想法多、顾虑多,既有生理问题又有心理问题,看病时常往返于内科、妇科、骨科、神经科之间,被诊为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对此,中年妇女应该有所警觉,在没有发现其它器质性疾病时要考虑到更年期综合症,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保健与治疗。
中年妇女在临近更年期时,要正确的认识到更年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必经之路,要消除无畏的恐惧和忧虑,并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更年期的到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适量的激素,既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又能调节钙的代谢,促进骨质对钙的吸收,防止发生骨折,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等。
对于处在更年期的女性朋友,首先应该学会科学地珍爱自己,不要只是一味地忍受,而应尽量把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向家人倾诉出来,因为倾诉是解除心灵郁闷的一种有效宣泄方式。做为更年期妇女的家人,也应该尽力学会聆听、学会理解帮助亲人化解郁闷,减轻痛苦。更年期女性还应该注意多接触外面的环境,多接受新事物,不要在行为上和心理上自我封闭;同时还应该避免进入“更年期便是夫妻性生活终结”的误区。有关统计调查表明,更年期时间拖得长、痛苦感受程度大的妇女,往往也是在此阶段性爱缺失的女性。事实上,更年期妇女性能量的适度释放,对其自身的保健和增强夫妻感情都是大有裨益的。更年期也是中年妇女的多事之秋,是一些肿瘤的好发时期,因此要定期检查身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激素替代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就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徐苓教授认为,女性不仅在更年期有明显症状时要及时治疗,而且有轻微不适甚至没有感觉,也不妨补充一些雌激素。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干预衰老的自然过程,而是用来有效地预防由于衰老带来的疾病。随着老龄人口增加,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日渐凸现。如欧美国家大约80%的中老年妇女不能“幸免”,我国也不低于60%,其中20%左右的人将发展为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有1/3的中老年女性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主动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而我国迫不得已才接受治疗的人还不足5%,而且许多人一旦症状缓解,就会立即停药,惟恐发胖或者得癌。其实,现代医学已为激素替代疗法“正名”。因为,大量研究证实,对于有子宫的妇女来说,只要在使用雌激素的同时配合孕激素,会抵消促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对乳腺癌发生的说法尽管目前仍有争论,但研究显示,长期使用雌激素10年以上,乳腺癌的发生危险才可能略有增加。但只要定期进行监测,出现问题可早期发现,所以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不用激素治疗,患老年阴道炎的比率几乎是100%,患关节疾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的比率则在50%左右,患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的可能性也比以前明显提高。
食疗是缓解更年期症状的较好方法。医学研究认为,更年期妇女宜选择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木耳。木耳有黑木耳和白木耳之分,白木耳含有丰富的胶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
燕窝。性平味甘,有滋阴润燥,益气养阴,添精补髓,养血止血的功效,是一味清补佳品。体质虚弱,肺肾阴虚,或表虚多汗的更年期妇女,宜常食之。
百合。亦为一种清补食品,有润肺、补虚、安神作用。若女性在更年期出现心神失常、虚烦惊悸、神志恍惚、失眠不安者,最宜使用。
莲子。性平味甘涩,有益肾气、养心气、补脾气的功用。适宜女性更年期心神不安,烦躁失眠,或夜寐多梦、体虚者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是中医最常用的滋补肝肾的中药,民间也习惯用枸杞子泡茶饮,以调补肝肾。凡更年期女性皆宜食用,对肝肾阴亏、阴虚火旺、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者,食之颇有裨益。
桑椹。当5~6月份桑椹呈紫黑色时,更年期女性宜常食些新鲜的桑椹果。女性更年期肝肾阴亏、头晕腰酸、手足心热、烦躁不安、心悸失眠、月经紊乱时,常吃些桑椹,可以收到补肝、益肾、滋阴、养液的功效,虚液退而阴液生,则肝心无火,魂安而神自清宁。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女性更年期的认识日益深化,更年期的保健与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于缓解中年妇女的更年期痛苦起了较好的作用。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男性也有更年期问题,而这一点至今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说起更年期,一些人会很自然地想到这是妇科研究的问题。的确,过去一般认为只有女性才有更年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更年期并非女性的“专利”,男人也有更年期,他们也需要特别的关怀。现代医学认为,无论男女,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候,随着逐渐衰老,身体的内分泌机能尤其是性腺功能都会相应衰退,从而可能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由于男性更年期比女性发生迟,一般来说在50~60岁,且发病比较缓慢,症状也很轻,所以容易被人忽视。
我国著名男科专家王益鑫教授指出:男性更年期也被称作“绝雄期”,但在国际上更贴切的说法是“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引起类似妇女更年期的一系列症状,如:易怒、焦虑、情绪抑郁、失眠、体力和脑力下降、肌肉减少、脂肪增多、骨质疏松、性欲减退、勃起功能出现障碍等。在国外,男性更年期概念已获得广泛的接受和重视。芬兰的一项调查显示,40~70岁的男性多半会出现男性更年期综合症,年龄越大,症状越显著。78%的加拿大家庭医生相信男性更年期的存在,并认为这将影响生活质量。目前,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已开设了男性更年期门诊。在我国,男性更年期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全社会包括男性自身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很低,这与一二十年前女性更年期的境遇相似。事实上,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已成为困扰男性健康的严重疾病,且有日趋低龄化的趋势。一项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原先作为老年人特征的更年期现象,现在正向中年人袭来。
在杭州市某公司任业务员的王先生今年54岁,以前的他性格温和,体力充沛。但近一年来他却像变了个人似的,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常常感觉疲劳,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王先生为此到男科中心就诊,专家诊断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关某是天津开发区一家合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42岁的他正值年富力强、事业有成的黄金年龄,近来却常常出现无来由的沮丧、忽然浑身燥热潮红、困倦、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坐着直打盹儿,躺下睡不着。无奈之下,关某来到泌尿外科男科就诊,最终被确诊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在对症下药补充睾酮治疗后,关某病情大为好转,家庭也重新找回了和谐的氛围。
据男科专家翟兴龙介绍,每个男士的更年期症状不尽相同,主要有四大类症状:一是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如疲劳、工作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二是性功能减退;三是生理机能症状,如失眠、便秘、骨骼关节疼痛等;四是血管舒缩症状,如多汗、潮热、心悸等。
出现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睾丸、脑垂体、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进入更年期,男士的雄性激素分泌量开始下降,位于脑垂体上部的下丘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不安、烦躁、心悸、呼吸困难、手足麻木和头痛等症状反复出现。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慢性病、恶劣的生存环境等也容易诱发更年期提前到来。从事脑力劳动而很少锻炼身体的人,或者以前从事过激烈的体育运动却突然终止者,都容易提前诱发更年期。相反,那些外出机会较多或经常活动身体的人,更年期则来得较晚。
医学研究认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本人的幸福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人尤其是城镇居民所在的环境充满了令人紧张的因素,因此得更年期综合征的人有增加的趋势。现实生活环境中的某些紧张刺激和令人不安的因素,常常导致人们身心状况的失调。有的人在年轻时由于体力较强,掩盖了体内的不平衡,但到了中年,体质上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也就是说,天生体质较弱、适应环境能力差,比如说容易晕车、自律神经过敏的人最容易得更年期综合征。
专家指出,诊断男性更年期综合征需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人体内部的睾酮水平。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男女更年期发生机理是相似的,该病主要是归咎于体内睾酮水平的下降,由于年龄增长,睾丸萎缩,睾丸酮分泌减少所致。但是男性不会出现女性绝经前更年期开始的明显信号,症状不如女性明显。另外,并非所有男性都会经历男性更年期的症状,只有约30%的男性在40~70岁时会经历男性更年期的临床症状。
那么,作为男性本身,如何了解自己是否进入更年期呢?下面12个问题可以用来作为自我测定:
(1)使用原来近视眼镜已无法阅读书报,摘下眼镜放近看反而清楚,说明眼睛已经“老化”。
(2)眼睛容易疲劳,看书久后感头痛、头昏。
(3)睡眠比以前减少,早睡早醒。
(4)饮酒者酒量大不如前。
(5)听力明显减弱。
(6)牙齿松动,咬不动较硬的食品。有假牙者要经常换假牙。
(7)对食物的口味有改变,爱吃甜、酸、辣、咸等重口味食物,说明味觉有减退。
(8)嗜吃零食,特别是蜜饯类,这与口味减退有关。
(9)性欲减退。
(10)记忆力减退。
(11)开始怀念童年往事。
(12)学习与工作精力不如前,甚至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如果以上12点中有4点以上为肯定的话,那表明自己已进入更年期。
处于更年期的男子常常为自己的不适症状所苦恼,而一些临床医生由于对男性更年期缺乏认识,常常将上述症状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衰弱等。其实,对这种生理现象只要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清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就可以不治自愈。大多数男性的更年期综合征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所以应该重在预防和调理,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保持良好心境和均衡饮食几个方面。只要注意好身心保健,正确、均衡地处理饮食,大部分中年男性都可以顺利平稳地应对更年期所带来的变化。最主要的方法是进行心理治疗,使他们懂得发生病症的原因,这比一味地服药更为有效。
专家认为,除了年龄的因素以外,环境污染、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还有过度劳累等因素也会影响男性体内的睾酮分泌。因此,进入更年期的男性更需关爱自我、注重保健,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同时要适当锻炼、科学的膳食、平衡的营养、充足的休息和保持乐观的心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诊治。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不像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那样突出,一般说来需要治疗的人数,仅占男性更年期总人数的20%~30%。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是西医西药治疗。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镇静剂及对神经有调节功能的药物对症治疗。
二是精神治疗。让他们了解更年期综合征的出现,只是一般的生理过程,仅此便足以消除他们一大半的紧张心理。经过医生耐心细致的解释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患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会得到改善,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自己应注意加强营养及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进行自我调节,从而逐渐适应这一变化过程。
三是激素治疗。主要是纠正体内雄性激素不足引起的病变,有利于调整内分泌平衡,并能控制不少症状。
四是中医中药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眩晕”、“心悸”、“失眠”、“虚劳”等症状范畴,在治疗上中医常将本病分成肝肾阳亏、心肾不交、肝胆郁热、脾肾阳虚、肝阳上亢等许多种征型,进行辨证施治。
另外,正确的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专家建议,更年期男性要减少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多吃富有蛋白质、钙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食物,注意合理营养;鸡、鱼、兔肉易于吸收,可以适当食用;豆类及其制品,不仅含有大量植物性蛋白质,而且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仓库”;新鲜蔬菜能够提供大量维生素,应作为主要菜谱。此外,还要注意饮食结构,要注意低盐、清淡、荤腻适度。不暴饮暴食,晚餐不要过饱,有条件者每天可吃1~2汤匙蜂蜜。另外,虾、羊肉、麻雀、羊肾、韭菜和核桃等能增强性功能;羊心、猪心、山药、核桃仁、大枣、龙眼、桑椹等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并对治疗头痛、头晕、乏力、心悸、气急、手足发凉发麻等症都有较好的效果。对更年期患者来说,无论从预防,还是从治疗的角度看,都应积极地摄入维生素B。人体缺乏维生素B,会导致神经过敏,易于兴奋。易于疲劳、情绪不稳,一般也是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
总之,男子到了更年期应注意安排好工作与生活,做到起居、饮食、工作有规律;体力或脑力负担不过度,也不过于安逸;工作时间集中精力,业余时间多从事一些感兴趣的有益活动,症状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症状严重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睾丸酮之类的药物,也可以较好地缓解症状。只要我们认识正确,调理得当,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可以平平静静、健健康康地度过中年阶段的特殊时期——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