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过家庭财务的“压力坎”
前面我们反复阐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年人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的贪念金钱,尤其不能用健康的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取金钱。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的是,中年人也确实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压力。一般来说,人步入中年之后,事业和收入都进入了人生的高峰期,但经济压力也达到顶峰,由此形成了一道绕不开的“压力坎”。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对待与恰当地处理,就有可能绊倒在这道“压力坎”上。
现在的中年人,他们的父母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目前都已经处于退休状态。由于以前的工资低,因此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太多的积蓄。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人每月还可以领取一份固定的退休工资,但受以前的工资制度影响,工资水平普遍较低。随着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疾病和意外导致的医疗费支出不断增加,此时身为子女的中年人,责任不容推卸。在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够发达的我国,为老年父母支出的医疗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中年人在经济上还有一个更大的负担,那就是子女的教育金和婚嫁金等。盼着子女成才,帮着子女立业,是每个父母的梦想,尽管孩子还在上小学、中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让中年人舍得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花钱,学校的学费、各种补习班的补习费,甚至是子女的业余爱好都要靠资金支持。好不容易熬过了这几年,更大的一笔费用还在等着他们,那就是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时下大学教育的学费越来越高,加上不低的住宿费、日常生活费,如果还有让子女继续深造的计划,海外或是国内的学费、生活费,都是普通中年人必须面对的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况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有的家长还在盘算着给子女筹备婚礼、置办新房的费用。如果子女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有些家长还需要给孩子一笔创业的启动资金。
中年人自己也有很多财务上的负担:在职场上,他们已经处于高峰状态,这意味着他们即将步入人生的“下坡阶段”。如何在新人辈出的年代保持目前的优势,维持目前的收入水平;如何在每个月偿付房贷、车贷之外还为自己储备一笔养老费用,以保证退休之后能维持现有的生活质量,并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开支,这些都是他们头疼的问题。
有人把中年人这种上要养老、下要养小、中间夹着家庭建设的状态,称作中年人的财务“三明治”。显然,这是中年人无法回避的压力,也是中年人无法推卸的责任。那么,中年人如何才能顺利地跨过这道“压力坎”呢?当然,努力赚钱是一个方面,但我们在前面说了,这要以不牺牲身体的健康为前提。而除了赚钱,除了尽量的增加收入之外,中年人还可以考虑合理的理财,通过理财来应对中年期的经济压力。
理财,简言之就是“处理钱财”。理财方法的正误与理财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家庭财务状况的好坏。俗话说“人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的要诀就是开源和节流。所谓开源,就是要争取资金最大的收入;所谓节流,就是要计划消费,预算开支。成功的理财可以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状况。
在中年人理财方面,目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个是高收入者认为自己钱多财多,不需理财;另一个则是低收入者认为自己本来就钱不多,无财可理。其实,无论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都存在着一个正确理财的问题。
中国有句俗话:“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在现代社会里,中年人要维持一个家庭并不容易,尤其是要使一个家庭过上好日子更不简单。因为过日子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必要的经济负担,一个家庭若没有起码的经济能力以负担各种家庭的需求,家庭势必解体,家庭成员也无法在家庭内生存下去。如何管理好家庭经济,是中年人维系一个家庭及过好日子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家庭理财也成为摆在每个中年人面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谓家庭理财,从概念上讲,就是学会有效、合理地处理和运用钱财,让自己的花费发挥最大的效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和聚积财富的目的。简而言之,家庭理财就是对家庭经济(主要是家庭收入和支出)进行计划和管理,以增强家庭经济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从技术的角度看,家庭理财就是利用开源节流的原则,增加收入,节省支出,用最合理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家庭所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这样的目标小到增添家电设备,外出旅游,大到买车、购房、储备子女的教育经费,直至安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等。
理财的方法很多,学问很深,但这不是我们这本书所要讨论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向读者介绍一些中年人理财的基本原则。有人把40岁作为理财的“分水岭”:40岁前以积极理财为主,可以选择一些高收益但同时也有高风险的积极理财项目;而40岁以后则以稳健理财为主,因为此时将会有一项项随时可能发生的现金流出——父母的重大医疗支出、子女的教育乃至婚嫁费用、自己可能面对的失业风险、预留的养老金计划等,因此在理财方面不仅要保证收入的稳健性,还要保障投资的安全性,要给自己和家庭建立起合适的风险防范计划。
有专家针对中年人的财务负担特点和理财风格特征,设计了一个“PCII”组合方案。所谓“PCII”,就是目标设定( Planning)、职业发展(Career)、低风险投资(Investment)和保险保障(Insurance)。不同的收入家庭,“PCII”的组合方案也不同。
高收入家庭,也即家庭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家庭,其理财的重点是预防失业风险。高收入的中年人,对于自己家庭可能面临的大规模现金流出很容易轻松应对。按照目前的收入状况,负担子女的高等教育和婚嫁费用,补贴父母的医疗开销,给自己储备养老基金,这些对他们而言都不是难事。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以后还能否保持目前的高收入状态?”或者说“我还能保持多久这种高收入状态?”高收入中年人面对的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职场,在失业率上升、新人辈出的时代,要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屹立不败,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由于这类中年人占据了企业中薪酬较高的岗位,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公司最先考虑的裁员人选往往就是这类“高收入、高职位”的“双高”人员。而且,不少高收入家庭往往是一个人工作,或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旦其遭遇失业危机,就意味着家庭现金流入量的大幅缩水甚至为零,这时家庭经济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由于高收入中年人失业后重新获得高薪的机会并不多,因此,专家建议他们不要忽视自身职业危机和失业风险的存在,在理财规划中,除了要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父母的医疗、子女的教育和自身的养老保障外,在投资上也要改变以往的“风险爱好型”风格,采用保守中略带积极的方案,同时还要重视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延续性,并适当做好自己创业的准备。
谁都无法保证一辈子不失业,为了抵御失业的风险,中年人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家庭备用金”制度。因为在重新寻找工作或自己创业的过程中,家庭现金流会出现暂时紧张,如果没有“家庭备用金”,一家人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高收入家庭尤其应该重视“家庭备用金”的留存,平时预留3~6个月基本生活开销,有条件的还可以多准备一些。同时,高收入家庭可以留出一笔“中年创业金”,以便在失业后自己打拼。毕竟“双高”中年人拥有十几年的职场经验,积累了一定的人缘资源,创业成功的机会比一般人要多。
中等收入家庭,是月收入4000~10000元的家庭。这类家庭可能要面临更多的负担,每个月有相当一大笔固定开销用于偿还房贷或是车贷,从而大大减少了家庭可以运用的资金。由于父母的赡养费是不能少的,所以这笔钱应该预留出来。
中等收入的中年人家庭应当充分重视“节流”的作用,能减少的开支尽量削减,适当降低目前的生活品质,把资金尽可能地用于未来发生的高额现金支出上去。举个例子,把策划已久的三口之家“欧洲游”换成“新加坡之旅”,节省下来的费用就足够孩子一年大学的学费和花销了。即使获得了加薪的机会,建议你也不要急于提高现在的生活水准,最好还是把多出来的收入划分到储备基金中去。这类人群要想在退休以后过上安稳的日子,除了为家庭中收入较高的一方购买定期寿险、为双方购买一定数量的重大疾病险外,还应该从现在开始把保险的侧重点放在养老金的储备上。因为只有买保险的钱是轻易取不回来的(若要以退保形式取回保险金,损失会很大),如果能从40岁开始购买一定数量的养老保险,至少还能保证年老后每年有一定的固定收入。如果是预算较低的,认为养老保险比较贵,那么可以考虑生死两全保险,这时就不再需要购买定期寿险,以减少开支。因为生死两全保险的特点是保险期间身故将得到身故赔偿金,保险期满后还可以领回一定比例的生存金。
低收入家庭是指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家庭。这类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尴尬,40岁前家庭月收入疲于应付日常支出和房屋贷款的偿还,用于投资的资金并不多,现在又要面对“三明治”式的经济负担,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机会提高收入,那么养老基金和子女教育费用,只能是熊掌和鱼任选其一,不可兼得了。
由于中国人特别宠爱甚至是溺爱孩子,所以在没有办法两个都保证的情况下,大多数低收入的人都会选择牺牲自己的养老基金,而去储备子女的教育费用和补贴父母的医疗支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投资,子女工作后获得的收入如果远远高于自己,就可以给自己的养老增加一笔补贴。但是这样做对中年人来讲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低收入中年人的退休年龄一般都早于其他组别,退休后也很难被返聘或找到另外一份工作,因此,他们更需要在退休前为自己做好准备。如果没有一定的退休金积累,只靠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水平将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他们开诚布公地和子女谈一谈家庭现有的经济状况和自己的负担,取得子女的谅解,让虽未工作但已经成年的子女早日独立承担起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费用,这也是培养子女理财意识的好契机。
比如低收入家庭的中年人可以让子女申请助学贷款,在工作后的若干年内自行偿还这笔贷款,另外,还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寻找打零工的机会,赚来的钱可以用于个人生活费支出。而把原来为子女准备的教育基金应该首先用于偿还房屋贷款,多出来的钱则应用于养老基金的积累。这样既可以缩短贷款的还款年限,减少贷款利息支出,也可以积累一定的退休基金,减轻子女今后的负担。实际上,退休后如果能不给子女添麻烦,才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
由于收入有限,低收入家庭用于保险的支出预算也不会太高。对低收入的中年夫妇而言,可以购买一些保费低廉的定期寿险,同时搭配一些重大疾病保险,以保证万一生大病时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金。另外,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也可以做到他们的家庭保险组合中去。
总的来说,中年人为了目前能过得舒适,为了将来能过得轻松,就必须进行合理的理财,恰当地安排自己的家庭财务。不要盲目地超前消费,不要无节制贷款消费,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来源与收入水平,恰当地安排家庭建设与用品添置,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乱买,不必要的开支不要乱花。要把财务支出的重点放到养老储备上,因为中年人能够打拼的时间并不多了,要充分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只要家庭财务安排好了,无论是高收入中年人还是低收入中年人,就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应对中年期的经济压力,从而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