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自己的“心结”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具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群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给他难看。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咣当”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复杂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大师的失败在于他太专注这把具有象征意义的锁了,他的目标从“逃生”不知不觉中转换成了“开锁”。况且,他先入为主的概念告诉他:只要是锁,就一定是锁上的。
许多人的心里也有一把这样的锁,自己把自己给锁住了。生活中为什么许多人的处境和待遇都不错,却未必拥有快乐?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总有一把攀比的锁。他们总是在和别人进行狭隘的比较,从而总是发现自己的人生缺憾,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之处,发现自己某个或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做同样的工作,甚至自己的工作更繁重、更辛苦,为什么自己拿到的薪金却比别人少?同样的学历和资历,甚至自己的能力还要更强一些,为什么别人升了职,却没有自己的份儿?或者虽然工作还算顺利,但夫妻之间却总是闹别扭;或是发愁何年何月才能买新房、买轿车;或者忧虑孩子怎么就不听话,不争气呢?就是在这种比较之中,他们感到痛苦,感到忧郁,感到紧张,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其实,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作为人间俗子,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求自己做得样样比别人好,样样比别人强,而是要学会宽容自己。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因为自己偶然的失误而埋怨自己;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因为自己官职比别人低、钱财比别人少就自责自己;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因为客观的原因或者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再患得患失;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再忧心忡忡……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精于世事,淡泊名利。这是人生难得的佳境,是一种需要操练、修行才能达到的思想品行境界。中年人若整日纠缠于无谓的鸡虫之争,不但有失儒雅,而且会终日郁郁寡欢。作为中年人来说,应该注重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努力做到虚怀若谷,豁达大度。这样,心情才会舒畅,生活才会过得有滋有味。
中年时期是同龄人社会地位升迁、经济收入悬殊较大的年龄。面对同龄人成为上司或时代骄子,我们应以坦然豁达的心理面对这一切,正确认识到别人的长处及有利时机,避免产生嫉妒和自卑心理。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有时差距是由许多非人力所能左右的因素造成的,无需让叹天忧己的情绪困扰自己,应以踏实的工作、广泛的兴趣来充实生活,取代不良情绪。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一篇散文中写道:埃及国家博物馆有一只用精美白玉雕刻的匣子,大小约和常用的抽屉差不多。玉匣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发现的,当时匣内空无一物。从所放位置看,匣子必是十分重要,可它是盛放什么东西用的呢?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寓意何在?谁都猜不出。后来,在埃及中部卢克索的帝王谷,在卡尔维斯女王的墓室中,发现了一幅壁画,才破解了玉匣的秘密。
壁画上有一威严的男子,正在操纵一架巨大的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砝码,另一端是一颗完整的心。这颗心是从一旁的玉匣中取出来的,埃及古老的文化传说中,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美丽女性,名叫快乐女神。快乐女神的丈夫,是明察秋毫的法官。每个人死后,心脏都要被快乐女神的丈夫拿去称量。如果一个人是欢快的,心的分量就很轻,女神的丈夫就引导那有羽毛般轻盈的心的灵魂飞往天堂。如果那颗心很重,被诸多罪恶和烦恼填满皱褶,快乐女神的丈夫就判他下地狱,永远不得见天日。
原来,白玉匣子是用来盛放人的心灵的。
原来,心轻者可以上天堂。
有些人常常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定得过高,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的差异时,就会终日郁郁寡欢。其实,中年人不要把自己的心理搞得过于的沉重,应学会剖析与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认识,正确判断自己擅长做什么,哪些事情能比别人做得好,有哪些事情自己做不好或者根本不会做,从而量力而行。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才会有可能既事业有成,又心情舒畅。卡耐基说:“我非常相信,这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定出一种个人的标准来——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才值得的标准,我们的忧虑有50%可以立刻消除。”
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年人,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经常将自己的能力与环境的需要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但是,中年人也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如果经常制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要求和目标,则常会使自己处于失望与压抑之中,从而极大地影响自己的情绪。
中年阶段性格虽已定型,但仍存在着可塑性。良好的性格应保持和巩固,不良的性格则要加以克服。要去掉虚荣、嫉妒、冲动,培养踏实、克制、有涵养的性格;要改变软弱、孤僻、过分内向,培养勇敢、坚忍、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减少心理矛盾冲突,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心理医生认为,作为一个中年人,人生几十年,工作上、生活上或者身体上都不出现一点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出了问题后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处理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因为一些暂时的挫折而影响到今后的工作生活。
据报道,克里承认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失败后,那些全力协助他竞选的助手们承受不了这一打击,纷纷找心理医生帮助。虽然能够体会竞选总统失败滋味的只是极少数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职场中的诸多不如意,可能所有为工作打拼的人都会有体会,诸如晋升、加薪、岗位变动或是个人前途选择等工作中出现较大变化时,很多人就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特别是这一变化如果是负面的,比如降职、减薪等,很多人都感觉难以承受,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严重者会出现身体、心理的双重疾病,直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职场不如意,正是在考验我们的应激能力。平常我们说的“挫折”,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中称为“应激”,而造成应激的事件为“应激事件”,比如克里竞选失败就是应激事件。应激事件会通过眼、口、鼻等感官进入人的体内,大脑会将事件根据已经形成的一个标准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好是坏。克里竞选定的标准是胜利,但是最后失败,显然是“坏事”。另外,因为克里离胜利已经很近了,其最初的期望值也很大,认为自己能赢,所以当失败的事实确定后,就会感到很失落,预计标准与实际事实之间相差得越大,人的失落感就会越强,也就是通常说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随着应激事件的发生,大脑在做出判断后,通过人身体的几个系统发生反应。比如肾上腺系统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使人感觉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焦虑等。另外,免疫系统会出现免疫力下降,经过应激事件,有的人可能就会生病。
其实,出现了应激事件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要明白,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主动锻炼自己应付各种事情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应对。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我们的目标与标准不要定得太高,什么事都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要有一个长期的打算。
一般来讲,在出现问题后,人会通过几个系统进行调节:一是人自身的调节系统,比如找好朋友把事情说出来,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化解的作用。有些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会产生作用,化压力为动力,但有的人的压力会很重,难以转化为动力。此外,还有社会支持系统,比如找朋友帮忙出主意、想办法可能就过去了,也可以借助社会机构等。而如果应激事件确实造成了很大影响,自己已经难以化解,影响到生活、工作,身体、心理都出现问题,那就要去看医生,既要治身体又要治心理,必要时还要借助药物。
每个人都渴望时时如意,事事顺心,但事实上“生活有苦也有甜”。当面对人生固有的烦恼和时代变革带来的种种困惑,面对疾病的纠缠,追求的失落,奋斗的挫折,情感的伤害,学习的压力等等困扰时,不良的情绪体验会油然而生。如果对不良情绪不能正确对待,不加以及时调节疏导与释放,让这些不良情绪积成团、缠成结堵塞在心里,就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继而导致身心疾病,危及人的健康。那么,怎样来排解生活中遇到的不良情绪,打开自己的“心结”呢?以下方法是颇为有效的。
1.调节情绪: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窗口。情绪会干扰大脑的功能,愉快的、积极的情绪会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而不良的、消极的情绪会使人体激素、免疫功能等发生不正常的波动,从而导致身心疾病。中年人的情绪调节一方面是培养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以拥有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另一方面要学会克制,约束某些情绪的表达,寻找适当的方式疏导与宣泄一些不良情绪。
2.学会倾诉: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不要自己生闷气,把不良心境压抑在内心,而应当学会倾诉。每个人的周围总会有几个知心朋友,当产生不良情绪时,朋友们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就事论事倾诉一番,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以便得到他们的同情、理解、开导或安慰,心情会顿感舒畅。美国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朋友圈子,就能长寿20年”。可见,朋友对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渐渐离开了朋友,喜欢过孤独的生活时,就表示他已开始出现不健康的心理趋势。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年人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要。中年人步入社会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与同学、朋友、邻里交往中应真诚相待、为人和善、宽容豁达、乐于助人,切勿刻薄刁钻、落井下石、搬弄是非。与人交往总免不了磕磕碰碰,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就应该与人为善,宽大为怀,具有那种“何事纷争一脚墙,让他几尺也无妨”的宽容气概。此外,要与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保持良好的关系,温暖和谐的家庭是中年人的避风港,亲人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对中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利。
3.高歌释放:音乐对治疗心理疾病具有特殊的作用,而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病理情绪中解脱出来。除了听以外,自己唱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尤其是高声歌唱,更是排除紧张、激动情绪的有效手段。当不满情绪积压在心中时,不妨自己唱唱歌,歌的旋律、词的激励、唱歌时有节律的呼吸与运动,都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4.以静制动:当人的心情不好,产生不良情绪体验时,内心都十分激动、烦躁、坐立不安,此时,可默默地侍花弄草,观赏鸟语花香,或挥毫书画,垂钓河边,这种看似与排除不良情绪无关的行为,恰是一种以静制动的独特的宣泄方式,它是以清静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怒气,从而排除心中的压抑感。这种方式往往是知识型社会成员的选择。当遇到不愉快的事发生时,有意识地运动这种方法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和喜欢做的事情上去,从而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使自己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5.不妨痛哭: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现实生活中除了过度激动外,哭总是由不愉快引起的。因此从医学角度讲,短时间内的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有关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健康男女哭得要比有病者哭得多。
当今男女寿命差距越拉越大。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男性比女性少活1年;20世纪80年代,男性比女性少活2年;到20世纪90年代,男性比女性少活4年。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男人眼看着就没“活路”了。心血管专家洪昭光为男人们归结出的主要症结是: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爱说,男人有病不去看。
一般人对男性角色的期许往往是顶天立地、百折不挠的勇士,并有“大丈夫有泪不轻弹”之说,于是中年男人只好像被蒙着眼睛的驴子,忙着追赶前面吊着的胡萝卜。洪昭光教授指出,社会的压力逐渐增大,男人们的包袱会越来越重,这时的他们被称为“高压锅”男人。女人难受可以哭,而男人一哭就被别人视为窝囊、废物。于是, “男子汉”有话不爱说,有苦不爱吐,有泪不轻弹,一切苦衷都往肚里咽,同时把自己的健康也咽进了肚子。其实,如果情绪极其糟糕,客观条件又不允许你做出其它形式的反应,可找个僻静的地方痛哭一场,将心中的郁闷通过声音、眼泪和表情宣泄出去,从而调节情绪,维护心理平衡。当然,这也只能是在内心受到委屈和不幸达到极大程度时才去哭,如果遇事就哭,时时哭哭啼啼,事事悲悲泣泣,反而会加重不良情绪体验。洪教授开的一张处方对所有心情郁闷者都有较好的“疗效”: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大作风,四项原则。 “一个中心”就是要以健康为“中心”;“两个重点”就是要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三大作风”则是要经常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四项原则”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