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切莫硬熬

中年人切莫硬熬

45岁的刘先生是一家外企的业务主管,多年来靠着他的勤奋,业务一直发展得很好。只是近年来,刘先生发现自己有时有瞬间头晕的感觉,特别在快速转头时会晕得更厉害。但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刘先生也就没太在意。

有一天,刘先生在办公室里突然晕倒在地,同事急忙把他送到医院,经诊断是颈动脉被粥样斑块阻塞。医生检查证实,刘先生晕倒是因为脑缺血。而造成脑缺血的原因是颈动脉内有粥样斑块,斑块影响血流的通畅。如斑块脱落随血液流入脑血管,就会因堵塞血管而出现中风。

经及时抢救而苏醒过来的刘先生恍然大悟,以往时常出现的头晕,原来潜伏着这么大的风险。

46岁的孙女士患有慢性肾炎,一直进行治疗。她担任一家外资医药公司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后,整天忙得团团转。去香港开会期间就双脚浮肿、面色难看,但她没有听从大家劝其看病的忠告,坚持开完会,结果在回上海的第二天就因尿毒症死亡。

医生认为,对待疾病是不能强忍硬撑的。人到中年,大脑、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衰退,免疫力、细胞的再生能力和内分泌功能也在下降。有关数据显示,中年人对头痛、发热、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适症状强忍着,是酿成重症的主要原因。如早作检查,及时治疗,就能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切忌犯养生的大忌——“硬熬”。

1.身体疲劳时不可“硬熬”: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的警告。如果不按警告采取措施,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所以,当中年人自我感觉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症状时,就不要再“硬熬”了,应立即休息,千万不要再熬下去。休息不单是睡觉,也可采用听听轻音乐、和朋友或家人聊天等措施放松自己,以利克服疲劳。

2.身体患病不可“硬熬”:有些中年人工作学习废寝忘食,对头痛发热、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适症状不重视,听之任之,最终拖成重症。因此,当身体患病时,应该早到医院诊治,切忌带着病体硬熬而导致重病染身。

3.起居上不可“硬熬”:中年人要养成定期大小便的习惯。因为大便硬憋,可造成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脱肛,除此之外还可诱发直肠癌、结肠癌。憋尿可引起下腹胀痛,甚至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炎的发生,对健康有害。美国科学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另外,憋尿时,膀胱贮尿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形成人为的尿潴留,会损害肾脏。人到中年,由于工作忙、交际多,许多人经常熬夜。可熬夜无论让你得到了什么,它更多的是建立在透支健康的基础上。若长期“黑白颠倒”,将会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每当晚上感到头昏思睡时不要硬撑,不可强用咖啡、浓茶去刺激神经,以免发生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等。

4.饮食上不可“硬熬”: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感觉口渴时,实际上已是机体缺水的信号,表示体内细胞已处于脱水状态。中年人必须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天饮水6~8杯为宜。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忙、学习紧张或生意脱不开身,长时间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不吃早饭更是常事,长期下去会导致“水、营养缺乏症”,促发脑血栓和尿结石症。中年人也不要随便推迟进食的时间。经常饥不进食,会引起胃溃疡,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而经常饥不择食、暴饮暴食,也有损健康。只有定时定量按餐按顿进食,才能保证全身机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身体状况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