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活少疾病

科学生活少疾病

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7倍者为长寿。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75岁。而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50岁的人。为什么现代人很难达到“国际标准”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为很多病是可以不让它发生,可以避免死亡的。有关调查显示,全世界的长寿地区都在那些没钱的地区,为什么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裕的地方,人患的疾病越多,寿命越短呢?医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饮食不合理。因为有钱的地方,大家上顿下顿都是鸡鸭鱼肉,吃得身体上下一般粗,岁数不大就腆出个将军肚。这样的人个个高血脂,极少活过65岁的。第二是缺少运动。那些没钱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力不怎么发达,体力劳动者占大多数,这些人每天干活就等于做运动了,可我们呢?恐怕大多数时间都坐在办公室里,加上汽车、电梯,还有各种各样的先进工具,其最大的后果就是让现代人越变越懒,运动量比不上原始人的1/10。第三是工作压力太大。

近年来,我国中年人英年早逝的悲剧频频上演,除了遗传、环境、社会压力等因素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人能否长寿,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但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运动过少等,都足以证明是导致早衰早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文明病”其实并非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其真正根源恰恰是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文明病”。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在为一生储蓄“本钱”。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在美国,白领和蓝领相比,白领受教育多,知识多,收入多,自我保健意识强,结果他们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比蓝领低,总死亡率也低。这说明,健康的钥匙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文明可以减少疾病。我国医学专家认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

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首先就要控制总热量,防止体重增长过快。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必为衣食犯愁了,由于饮食无节制而出现“大胖子”的频率也明显增加了。而已有资料和临床观察证实,中年人超重越多,死亡的机会就越多。据统计,40~49岁的人,体重超过30%以上的,在中年期男性死亡率达42%,女性死亡率达36%,且胖人易患胆石症、糖尿病、痛风、高血压、冠心病和某些癌症。因此,人到中年一定要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节制饮食和加强锻炼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方法。专家认为,中年人每日摄入的热量应控制在7500~8370千焦耳,只有这样体重才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合理膳食,关键是要保持营养平衡。中年人常见的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有着重要的关系。专家建议,中年人应合理地安排膳食结构——

(1)保持适量蛋白质;

(2)适当限制糖类;

(3)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4)多吃含钙质丰富的食物;

(5)少食盐;

(6)多食蔬菜水果。

2.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储备生命力,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和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心脏收缩力,加速血液循环,强筋健骨,延缓衰老。散步、慢跑、爬楼梯等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和一般的抗病能力,并可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保持体重的稳定。但是过于激烈的运动和某些骑跨运动,如激烈的竞技运动、长时间骑自行车等也是有害的,应该尽可能回避。

3.戒烟戒酒

要严格控制或戒除危害健康的吸烟和酗酒。中年人吸烟的比例较高,这对中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有研究表明,一支烟可破坏25毫克维生素C,对人体造成氧化损害。中年人的应酬很多,应酬就免不了喝酒,对此,中年人一定要有所节制,切忌不要酗酒。

4.心理平衡

中年人家庭琐事多,工作任务重,情绪容易波动。人在发怒时,情绪急剧变化,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内血液循环不调,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容易诱发胃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中年人要淡泊名利,不要为金钱、名利、地位而太过辛劳、太过争强好胜。在理智与情感有冲突时,要善于做到通情达理、顺理适情、知情入理,学会调节情理之间的平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知足常乐,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中年人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出成果、干大事的阶段,一定要注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