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玫瑰在生活中枯萎
人们常说,新婚时期是纸婚时期,一捅就破,形容婚姻关系非常不稳固。之后才有所谓银婚、金婚、钻石婚,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稳固了。按此说法,青年时期的婚姻是存在危机的,并且是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中年时期则应该是基本解决了家庭危机,或者说家庭危机较少的时期。但事实上,中年人的家庭危机是较严重的,这是为什么呢?
婚姻的时间越长,人们就越用有价值的东西去标识它,例如银婚、金婚、钻石婚等。这是因为人们认为,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婚姻,双方投入的感情很多,克服的危机更多。婚姻的时期越长,标志着双方的生活磨合越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磨合得越久,婚姻就越牢固。
人们在年轻刚结婚时,关系是非常好的。这种关系再好,人们也只叫它纸婚,因为它还没有经历时间和危机的考验。只有经历过共同克服危机、共同渡过危机的婚姻才是最牢靠的。
事实上,夫妻俩只有进入中年时期,才开始真正面对诸多的家庭和婚姻的矛盾。青年夫妻也存在矛盾,比如两个人的性情不合,导致家庭破裂,但这种情况还不能称之为婚姻危机,而大多是在选择家庭生活伴侣时出现了错误。一般来说,新婚时期,双方还沉浸在类似恋爱或叫“准恋爱”的状态当中,真正面对婚姻与家庭带来的问题还不多。此时,即使存在着双方不相适合的情况,但还没有表现出来,或者说表现还不充分,问题还不突出。在这个阶段,青年夫妻可能比中年夫妻有着更多的争吵,但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双方的感情,或者说这种矛盾并没有对双方的感情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例如许多青年人在有了孩子之后,也会经常出现争吵,但他们面对的都是如何为一个弱小的生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问题。这类问题是客观的外在对象,是他们必须共同面对的。处理这类问题是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的,但为此而产生的争吵,谁也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真正的危机来看待。
但到中年时期,孩子都大了,许多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些新问题无非是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事业,二是金钱,三是子女教育问题。前两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夫妻之间,后一个问题主要出现在不同代际人身上。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与恰当处理,都将影响到婚姻的质量与婚姻的稳定。
钱是物质的基础,也是婚姻家庭生活的保障。社会的压力和市场的竞争,使个人收入差别扩大。目前,我国的收入差别已经接近西方国家的水平。我国现阶段的中年夫妻很多都是“文革”时期的毕业生,他们的青春是在茫茫的草原和戈壁滩上度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在经济的转轨、竞争中处于弱势,很多人面临着下岗、失业,这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关系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中年夫妻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照顾子女,虽然现在社会上已经开设了敬老院和老人院,但大多数老人还是希望在自己的家里度过晚年,他们的生活和疾病都需要儿女给予照顾。这使中年夫妻在经济、精力以致情感上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贫穷夫妻的离婚率是富裕夫妻的2倍。“精疲力竭”与“囊中羞涩”都会影响到中年夫妻的婚姻关系。对于一些高收入的家庭来说,婚姻关系也会受到影响。物质的满足使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中的一些人希望矫正或弥补过去的“错误”,这同样也会给高收入阶层的夫妻关系带来阴影。
中年人是负担最重、压力最大的群体,而过大的压力也会破坏夫妻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每天的工作压力都在动摇着人们的婚姻生活。因为压力是一种极具传染力的东西,除非采取措施,否则它可能会破坏婚姻生活。有研究表明,25% ~40%的工人认为工作压力太大,有56%的人的配偶因此也跟着倒霉。配偶的某些工作状况的变化,如在工作中的职责变化——升迁、降级、责任增大等,一般也会在心理上给另一方造成深刻影响,加重另一方的压力。而且大多数时候来说,另一方处境更不容易,因为他(她)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有学者认为,中年期夫妻的压力一般由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引发:
一是社会变化的影响。社会变革挑战了人们已有的婚姻观念和对丈夫、妻子的角色期待,中年夫妻有更多发展、改变的可能性,同样也更容易经历不和谐与压力,这些变化会给婚姻带来极大压力,影响到婚姻能否长久。
二是个体发展的影响。到中年时,因为个体更加容易意识到自身的失败和时光的流逝,许多人开始追忆他们过去的选择,而且是常常关注他们曾放弃的选择,产生一种紧迫感或是一种渴望。尤其当婚姻中的一方或双方倾向于指责是对方应对自己所没有得到的负有责任时,婚姻就要出现危机。这些追悔在与婚姻生活的琐碎事情相对比时,被理想化了。当事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自己过去的选择和妥协中所得到的,也没有意识到当时的各种选择是结合当时的各种条件所做出,并不能以现在的某些条件去替换当时的条件,再设想结果。
三是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往往婚姻开始时,人们不知所措,在早期婚姻生活中,逐步形成一些明确的、不言自明的妥协和双方相处的模式,早期的精力主要用在抚养孩子和发展事业上,夫妻双方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回顾和修订这些协议,表面上看,这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可行的,可这样生活的夫妻到了中年,就很容易出现生活僵化的情况。对许多夫妻来说,双方这时才第一次开始主动思考双方关系。
四是家庭生活圈的改变。中年期正好是青春期孩子要脱离父母,并且孩子们最易与父母发生冲突的阶段,这时夫妻关系容易降至一生中的最低点,夫妻为了尽到父母的义务,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婚姻交流和互为伴侣的需要。并且再加上中年夫妻的父母往往也到了需要赡养的阶段,于是中年夫妻成为“三明治一代”,夹在了父母和孩子的需要之间,由此带来的经济、身体和情感上的压力给中年夫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冲击,都有可能造成婚姻中的矛盾和破裂,但中年期也有着巨大的机遇,通过重新定义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帮助夫妻从他们过去共同的生活中汲取力量,对后半生的生活建立起新的观念;可以帮助夫妻放弃不现实的梦想,以及对对方的指责和怨恨,增加各自对生活和夫妻关系的满意度。
心理学家建议,为了解决压力带来的问题,夫妻双方应经常彼此交流,虽然这对解除当时的压力“无济于事”,但确实有益。另一方自己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缓解压力,比如经常外出。另外,如果家里有孩子,更应该注意让他们通过共同关心孩子来创造双方共同的焦点。
夫妻双方需要了解的是,如果你无法改变配偶的心理状况,还有其他一些办法。比如,试着在情绪上与配偶独立开来,或者有意识地改变与配偶的交谈方式,对配偶饱受压力之苦的情绪多一点同情和理解,少一点恼怒和埋怨。而对于承受压力较大的一方来说,也应该正确对待压力。如果你的工作使你过度疲惫,无法顾及家庭,那你就应该更为理解自己的另一半:他(她)同样上班,回家的时候也带着一身疲惫。不要使你们之间产生距离,当你开始因为自己的工作压力而责怪他人时,真正的危险就在眼前。因为随着压力的不断升级,夫妻之间终会有对抗的一天,你的另一半也许会埋怨你没有把家放在首位。你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思考再三后,做出决定。也许换一个不太忙的工作,对家庭和婚姻会有好处,你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生活就会快乐得多。对另一半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情绪不受配偶的影响,也许在家庭出现危机的时候,你做得并不比他(她)好,他受工作的影响,而你受了他的影响。你必须保持平常心态,学会划清自己和他人之间心理上的界限,家庭生活就会随之不断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