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容易相处难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句调侃的话:“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之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
当然,这是钱先生的调侃,不过,在钱先生的幽默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个婚姻的真谛,那就是相爱容易相处难。恋爱的时候,双方都把自己的弱点和毛病掩盖起来。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本能。再说,没有生活在一起,许多弱点和毛病也没有机会暴露。因此,恋爱中的男女看什么都是美的。那时候,情窦初开,一切都是新鲜的,有吸引力的,就像骑马驰骋于花园。玫瑰,只看到它的艳,没估计它有刺!樱花,只赞叹它的盛,没考虑它的短暂!水莲,只留恋于它的美,没追思到它根部的淤泥!总之,对异性出于本能的需求,情感往往掩盖了理智,最后,骑到哪里,马停哪里,这是姻缘,也是巧合。几年或几个月后,可能是终身有托,也可能是一生遗憾!
恋爱是盲目的,婚姻却是现实的。恋爱时,只想像婚姻的美好和浪漫,独独没有想到婚姻的现实性,没有想到婚姻和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吃喝拉撒有什么关系。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当你走进婚姻的围城,才知道婚姻里除了爱情,更多的是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并且,结婚以后,双方天天生活在一起,才会感受到真实的彼此,对方身上的毛病与缺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了,这时产生一些摩擦磕碰在所难免。如果双方都能比较正确地对待,逐渐适应婚后的生活,则会柳暗花明,重归于好;如果双方的支配欲都比较强,都要求对方适应自己,自身却从不“妥协”,这就会让“不适应”的裂痕慢慢扩大,重则导致新组建的家庭早早破裂。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婚后适应不良”。
许多人以为,“婚后适应不良”最容易发生在刚刚结婚后不久,其实不然。新婚燕尔,双方都还保持着一股恋爱时的激情,虽然也有矛盾,也有争吵,但大都是床头吵架床尾和,一般来说还不会达到危及婚姻稳定的程度。
真正最危险的时候,是结婚几年后。此时双方的新鲜感少了,吸引力低了,加上生活琐事多了,因此矛盾就多了,如果不注意协调,便会发生婚姻危机。以前婚姻中有一个流行词“七年之痒”,意思是一对夫妻在婚后的第7个年头,婚姻关系最容易出现危机。
当然,“七年之痒”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事实上,结婚5~25年这个期间,都是容易发生婚姻危机的时间。此时的夫妻正好进入中年时期,他们要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此时,如果对于理家的技术、子女的养育、婆媳的相处及家计安排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加上夫妻双方思想格格不入,情感互不交流,认识上也存在差距,很少有灵肉交融的性生活,便会出现矛盾迭出的现象,由此容易导致感情破裂,直至分道扬镳。
另外,当夫妻俩进入中年期时,一般来说子女都已长大,有的离开家门去外地求学、工作,有的则成家以后自立门户。因此一些中年夫妇就得单独生活,互相依赖着过日子。对家庭关系的这种变化,如果夫妻本来就很亲密,便能及时达到成功的适应。倘若做妻子的觉得自己为了料理家务、照顾老人而牺牲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是因丈夫的收入少,家庭经济拮据而埋怨丈夫无能,这就容易导致中年夫妇的矛盾。同时,如果做丈夫的在事业上、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挫折而不愉快,一回到家里就向妻子发泄,这通常也是导致中年夫妻关系紧张,以致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年夫妻婚姻适应不良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夫妻之间由于长期对立、纷争,会使身心健康遭受长期持续的损害;更严重的是,家庭内部无休止的争吵与冲突,危机四伏的爆炸气氛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隐伤,对孩子的性情及整个精神生活都是一种灾难。离婚是夫妻婚姻适应不良的一种不幸结局,但离婚后的现实生活也不一定都是自由和欢乐的。因离婚而蒙受精神创伤的人,可能出现反应性抑郁,不少人借酒消愁、醉生梦死,因此而自杀者也不乏其人。
一些中年夫妻平时不太注重协调关系,不太善于维护已有的情感,在他们看来,结婚十几年来,夫妻共同打天下,共同养育儿女,彼此都熟悉了,怎么还会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呢?其实不然。中年夫妻也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彼此的尊重,需要相处的艺术。否则的话,婚姻就会变得乏味,家庭就会变得无聊。心理学家赵国秋教授认为,当前的中年夫妻普遍缺乏心理沟通技巧。许多破裂的婚姻其实是可以挽救的,但一些中年夫妻缺少一种必要的维护婚姻质量的心理技术,缺乏心理沟通,使得双方的心理融合度不高,从而导致了婚姻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