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从中年开始

糖尿病从中年开始

10年前,我国只有1300万糖尿病患者,在短短10年后,患者人数就增加到了2500万,而中年人是其中的“主力军”。

原来的糖尿病病人以老年人居多,但是从最近的发病趋势上来看,中年人患糖尿病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并且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医学研究发现,中年人由于身体肥胖等原因,对胰岛素需求量增大。如果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紊乱,就会发生糖尿病。一组荷兰科学家报告,丧偶、经济困难或任意改变生活的变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他们的研究发现,中年人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是使他们患上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而其他因素如家族病史、锻炼或饮酒,都居于次要的地位。

很多中年人患糖尿病后,早期并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稍微不留意就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专家建议,中年人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千万不要大意,要及早检查。

1.阳痿。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阳痿的高达40%~60%,特别是中年肥胖者,更应警惕。

2.排尿困难。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为42.3%。中年人若出现排尿困难,除前列腺肥大者外,应想到患了糖尿病。

3.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出现多汗,尤以局部出汗多、饥饿、头晕、心慌等现象为多见。

4.体重增加。许多中年患者在查出患上糖尿病前,体重在1~3年内迅速增长。特别是某些中年女性,更需要注意自己的体型,要常看看是否符合健康的标准。有资料显示,女性腰围与臀围之比大于0.7~0.85(不论体重多少),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5.皮肤发痒。全身皮肤发痒,特别是女性阴部发痒更明显。另外还可表现为手足麻木、身体有灼热或蚁行感等。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约40%左右有上述症状。

6.视力改变。视力减退或过早出现白内障,且发展很快。

7.间歇性跛行。走路多了,下肢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或手掌挛缩。

8.疲倦感。即使什么也没干,身体也很疲劳。

9.遗传倾向。家族中(父、母、兄弟、姐妹)有患糖尿病的人。

10.饥饿感,嗜甜食。许多中年病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吃饭前感觉非常饿,不赶快吃点东西就受不了,哪怕是抓块儿糖吃或买瓶饮料喝,感觉都会立刻有所好转。除此以外,有的人还伴随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

当疑有糖尿病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检测。若病人空腹血糖浓度在7.7mmol/L以上,口服2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浓度达11.0mmol/L,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