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 02/设计过程和方法
▼场地
我们着眼于布鲁克林的一个小区域,名叫布朗斯维尔(Brownsville)。这里拥有纽约密度最高的公共住宅区,也是一个高犯罪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社区。曾经有许多次都市计划对这里进行基础设施升级的构想,但由于这里的人口问题和社会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布朗斯维尔似乎成了城市死角,对于这里的改造升级计划一直停滞不前。于是我们希望探究这个区域改造计划屡屡失败背后的真相。通过实地的采访调查我们发现,人口结构的单一和教育的缺失,使得这里很多人没有固定的工作与收入。在这一部分人群中占多数的青少年,因为教育水平低、价值观不健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在街头酗酒、吸毒,甚至会恶意伤人。媒体对于布朗斯维尔的负面报道使外界对于这里产生很大的偏见和不良印象,人们对这里产生心理上的厌恶,自然也不愿意到这里来。城市改造项目在这里夭折,也大多是因为在不良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下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又使得外界大众对于布朗斯维尔的印象更加糟糕。如此的恶性循环只会让这里更加脱离城市新陈代谢的步伐,成为长期以来的城市死角。
然而,通过我们的走访记录发现,布朗斯维尔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一无是处。这里的物价极其低廉,以至于会令其他社区的人们认为这里不属于纽约这个繁华而昂贵的金钱都市。倘若按照以往的都市计划,布朗斯维尔被改造升级,这里低廉的物价也将不复存在。正因为低生活成本让布朗斯维尔的普通居民保证了相对的生活质量,这里的人们也不希望他们的社区被改造。由此,正如我们在影片结尾抛出的开放话题,城市的“升级”不单单是物理性的改造,城市问题也不能简单地通过建设和翻新来解决,或许像布朗斯维尔这样对“都市计划”的免疫需要用社会环境的改善来改造。当我们的项目结束的时候,我们也得知,新的社区职业培训与青少年课余教育项目正在这里兴起,而这只是社区长远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未来还会有许多环境改造和社会服务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公共认知
▲公共食品消费
▲分镜头(Stroy Board)
在近三个月的课程学习中,对于我来说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叙述城市故事(Urban Story Telling)能力的培养以及小组合作执行力的提升。
调研初期,为了寻找故事线索,我们用草图的形式画出数张对于最终影片的故事构想,对于如何取材、如何展示做了很细致的反复推敲。为了使最终的故事更加丰富完整,除了现场调研采集脚本,我们还参考了一些电影创作作品和新闻媒体报道。一部名为《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的电影从拍摄制作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启示。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目睹纽约这个纷繁都市中隐藏的黑暗与罪恶,而主人公也在孤独、愤恨等各种复杂的感情中反复纠葛,因此,影片中也有很多镜头用静态的街景与出租车内街景反复切换的机位来表现城市场景。我们参考了这种表达方式,当我们进行场地取景时,我们也乘坐出租车,并用延时摄影的手法记录了布朗斯维尔的城市形象,以此作为对于布朗斯维尔第一印象的表达。
另外,《国家》(The Nation)杂志的一篇题为《布朗斯维尔的复兴(Resurrecting Brownsville)》的文章对于我们故事的主旨也有很大启发。其中,作家与城市评论家吉尼亚·比拉番提(Ginia Belafante)提出的“对于城市升级免疫的社区应采用不同的城市改造方式”也被我们引用在故事结尾,作为结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开放的议题。
经过反复梳理故事的逻辑,我们将收集到的素材经过剪辑、模拟,最终用一个简短的视频完成了我们的故事。由此可见,城市设计师不仅需要培养设计能力,更需要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获取各方面信息的同时也能从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上)形式:建立城市环境 (Formal:Establish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下)事务:多层办公 Transactional:Multi-layered office 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