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 02/设计过程和方法
从工作室的工作方法上来说,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实验,设计过程分为三段,在形成自己论据的过程中,通过将其应用到小型住宅、Wework[2]和Airbnb[3]型办公住宅空间以及大型展览空间三个不尺寸的空间中去,来测试自己的论据能不能立足。里昂不断重复的是,人们应当在你的空间中获得新的体验,有不同才有感受上的冲击力。
▼概念
“
‘大’(Bigness)不仅仅不能建立其与传统城市的关系,它最多只
是一种共存状态。但它提供的大体量与复杂度,却是一种更为‘城市’
的集合形态。‘大’的概念不再需要‘城市’,它与‘城市’相互竞争;
试图夺取‘城市’的地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已经成为了‘城
市’。如果城市化探索出了一种容纳潜能而建筑将这种力量据为己有,
‘大’就赢得了建筑尺度上的城市宽容度。‘大’=城市化+建筑。
——库哈斯
”
与库哈斯对于“大(Bigness)”的理解不同,“胖(Fatness)”并不是一个处于城市或是环境对立面的存在。我们通过设计过程来理解为什么“胖”作为一个建筑的必需品,能够帮助建筑克服与城市、与环境的不兼容。我们不知道“胖”对于建筑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于是我们试图用一些与“大”的对比来定义它:
“
‘胖’是生产的过度,而‘大’是一个关于尺度的概念;‘胖’与城市相互作用,而‘大’与城市相互竞争;‘胖’是存在建筑的城市,而‘大’是去建筑化的城市;‘胖’是依赖于城市的,而‘大’是独立于城市的。”虽说这样抽象的概念并不能够表达出完整的想法,但是通过这种定义我们能够对它的概念有一个粗略的认识。
▼课程架构
从分析旧金山的文化状况开始,逐步深入到与文化相关的社交团体之间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从而分析人们对于集体生活和社区的新的定义。对于旧金山的新城市文化所能带来的直观体验怎样与建筑融合,怎样把文化的差异性通过建筑形式来化解。通过不同尺寸的设计来尝试文化对于建筑的影响力,以及建筑对于这种文化力度的回应。
▼设计
1.关于旧金山文化以及现有社会建筑回应形式的探讨
在具有丰富设计资源、初创公司众多的三藩市,文化的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碰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同时,无论是极端的社会群体,还是日益发展的民间团体,他们都在占据着城市的空间,形成了对于三藩市地图的区域状划分。不同的社会意识,不同的文化认知,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区分裂”。然而我们希望去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城市共享空间。这种共享不仅仅是空间意味上的,更是文化层面的。在信息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的今天,随着物联网逐步的引入,Airbnb、Wework等共享建筑空间已经慢慢步入人们的生活。它们强调的是人们基于空间的交互性,基于人们对于社交的原始需求性,从而带来这种共享住宿体验,集合的工作体验。这样的方式带来的是文化的相对融合,同样自我认知的人们的聚集,以及跨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方式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是我们想要去营造的空间环境。
▲空间层级分析
2.建筑设计层面的交流性
基于给出的场地,我们从谷歌地图(Google Map)上开始分析场地建筑的尺度与交互性,我们试图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来组织整个建筑与城市的融合性。无论是与周围建筑相交合,还是可以去营造与周边的接口,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作为一个共享化层次比周边建筑高很多的公共空间,场地带来的文化力度与空间力度都足以让它形成一个十分主导的地位。于是我们想,何不将这么大的一个体量独立开来,如同三藩市的众多“文化团体”一样,形成自己的“小社区”,把这个地段作为一个层层引入的集合空间呢?于是我们开始了对于建筑层面共享程度层级的分类与组合,慢慢把人们的需求转化成为建筑层面的空间。
▲整体空间剖透视
▲整体空间剖面
▲场景拼贴
3.城市中的城市
将一个街区作为一个小城市来放到城市中去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而会议中心作为一个与城市公共空间如此平行相同的空间,一直保持着一种建筑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公平性”,它不会去干涉谁在使用它,它是为了集合与交互而存在的。
我们希望这是一个纯净的空间,是一个能够融合各种活动及功能的“小城市”。谷歌的新产品发布会可以与汽车的展览会同时在这里出现;电影首映礼与游戏的对战比赛同时可以在这里进行;在艺术展览会的时候穿过了正在游行的大军……这些都是这个建筑潜在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带来的是文化上的平等,文化穿越建筑而交织在一起,从而得到的空间节点与空间层次。在建筑中你可以决定你的体验,它是连续,是破碎,是纯净空间,是多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