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03/个人感受

EXPERIENCE 03/个人感受

虽然缺乏一致的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设计训练;但因为特殊的工作方式和亲手建造,它却独具优势,能够帮助学生重新理解建筑师的责任和设计的意义。

在这里即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制度推动设计结果的生成,成果虽显大众化,但却实用、有趣。而亲手建造,也帮助学生在选择和判断时,能够更加直接和现实,而非仅仅依据视觉、个人喜好或者书本上的教条。

它或许能够告诉学生,设计仅仅是实现建造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中的一环,它的实现是需要各种资源的汇聚和满足多方面的意愿才可达成的目标。

1.

教学不是通过老师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过程本身让学生体会和反思:需要怎样的技能和知识去实现一个建筑;在这一点上,国内的教学多为纸上谈兵,很难如此。

2.

教学中许多时候是学生商量和主导,而非教授高高在上、指挥学生、发号施令;这样的言传身教、共同探讨非常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国内的教学许多时候学生被推着做设计,不利于培养判断力和独立性,也容易因为缺乏主动性难以培养对设计的兴趣。

3.

挪威学生在筹集资金、媒体宣传、摄影布展等一系列过程中展现出了能力的多面性,这一点也值得中国建筑教育学习,通过一系列广义上的建筑设计活动(并不仅仅是做方案和评图),学生能够走出象牙塔,更感性和全面地理解社会和设计。

4.

实地建造中,许多工作例如焊接金属、大型电锯进行木材切割、挖地基在安全性和工作量上十分具有挑战性,但学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工作,这对培养学生关于建筑的感性认识,以及学生的自信心都是有所助益,值得借鉴。

5.

相比较国内教学中大多强调计划性、学生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模式,此次教学里除了关键的事务由老师进行把控之外,很多事情都由学生在过程中随时遇到随时解决(虽然时常担心难以保证最终完成效果),十分具有灵活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978-7-111-54584-2-Chapter04-64.jpg

▲建成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