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03/个人感受

EXPERIENCE 03/个人感受

原本这个SCI-fistudio[2]计划用一年两个学期的时间来充分探讨后地理城市这一课题,但非常遗憾,在这一学期结束后卫斯理离开了南加州建筑学院,这成了他在这个学校八年教学经历中的最后一个课程设计。如果我们有幸可以跟着卫斯理完成第二个学期的研究,接下来应该会深入探讨虚拟社区和抽象的后地理城市之间的关系,以此紧扣禅意城市(City-Zen)的主题。

卫斯理在学生中的评价一直很高。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对设计有很高的敏感度。他的评论总是一针见血,让学生很清楚地明白问题在哪里,并引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一个修改建议。

1.

与很多视觉系的老师不同的是,卫斯理更注重的是设计形式背后的逻辑。如果逻辑本身站不住脚,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所教的是一种设计思维的方法,一种逻辑性的思考,发现问题的敏锐眼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时下流行的各种风格样式及其找形方法来说,卫斯理教给学生的思考能力有价值得多。

2.

卫斯理引导大家从建筑的主角“人”的生活方式开始思考: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会引起城市和建筑空间的变化。这样一种对空间的思考方式在整个学期的课程中反复被强调。不管是什么样的概念、什么样的故事,最终都会通过空间来体现。

3.

卫斯理的设计课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所有作品通过视频来呈现。相较于传统的模型和图纸(包括渲染)表现来说,视频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地阐述设计背后的逻辑,(视频的编排本身也是需要逻辑来支撑的。)这样使得设计更有说服力,如果能在视频艺术层面有一定造诣的话,那么所表现的震撼力或感染力将会是传统图纸和模型无法达到的。

4.

在课程的前期,学生们就被要求思考最终所呈现的视频的组织结构,利用这个结构来指导设计的发展。这种利用最终表达来推动设计的方法在我看来是很有效且很有逻辑的,如同做文章前先列提纲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