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05/学者点评

REVIEW 05/学者点评

北方工业大学

978-7-111-54584-2-Chapter05-58.jpg

李婧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参加过天津大学与德国亚琛科技大学、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交流和互访。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专业方向为城市设计。

这八张图纸讲述的故事很有趣。回想曾经在哈佛大学旁听的那一节历史课,似乎对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建筑不可避免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同视角、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对同一建筑的理解一定是不同的,而这也许是建筑设计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个课程从独特的建筑历史角度出发,结合都市农业这样的特色产业,辅以旧建筑改造的主题,让整个设计充满了趣味。也许需要深度思考的是,如何借鉴这个思路,如何寻找建筑在地域文化、历史特色、产业特性,甚至传统营造手法上的结合点。

同济大学

978-7-111-54584-2-Chapter05-59.jpg

王凯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历史、理论与评论(HTC)部门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从事建筑历史理论、建筑设计以及建筑评论方面的实验教学,教学研究兴趣在于思考建筑理论历史与建筑设计教学的连接和交叉点。

这个课题让我感兴趣的有两点,首先是如何回到原点去重新思考“美国的”建筑问题,其次是独特的图像化的表达方式对设计的推进作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老师教学设置的初衷,但对我个人来说是撬动思考的两个基点。

课题的关键词虽然是新帕拉迪奥,但实际上的先例研究对象是托马斯·杰弗逊的蒙蒂塞洛农庄设计,这是所谓新帕拉蒂奥主义引入美国的开始,也可以算作欧洲的建筑学传统引入并美国化的起点。因此,课题中农场、底特律、帕拉蒂奥这几个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的话题在这里交汇了,而当代的都市农场也从这里找到了历史的渊源脉络。那么,杰弗逊理想中那种恬静美好的南方农场模式,是否就是题目暗含的某种气质?

基本上,我们在课程的图纸表达方式中看到了这种明显的倾向,所有我们看到的作业图纸中,平面化的图纸呈现一派安详的田园气氛,即使是表达建造和细部的1/10图纸,也是平面化的。只是,在把握和控制建筑气质方面优势尽显的图像表达方式,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支撑并控制其他层面设计的推进的呢?可惜,李同学的文章中并未谈及太多这方面的细节。我想,这也是这个教学设计的难点吧。

北京交通大学

978-7-111-54584-2-Chapter05-60.jpg

盛强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城市学博士,环境行为学会委员。

研究方向:数据化设计,空间句法基础实证研究、商业建筑及城市设计、网络开放数据的研究与设计应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筑及城市设计研究。

没有理论的指导,技术的发展会丧失方向。在王澍和张永和作为非主流建筑师被少数学生欣赏崇拜的时代,作为一个建筑学学生,不了解建筑和艺术发展的历史,不读几本建筑理论甚至是哲学的书籍,是不好意思谈方案和设计概念的。遗憾的是,理论和技术作为建筑教学的两翼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严重失衡。伴随着各种辅助设计软件工具的普及和各种技术指标体系的要求,技术类课程嵌入设计课程要容易得多。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本课题的价值才显得格外突出。建筑的去功能化反而导向了学生对空间类型和建造的强调,而对图纸的苛求更是摒除了当代技术手段为一切“玩概念”提供的可能性,代之以对建筑在不同尺度上存在感和核心价值的关注。其回归建筑本体的题目设定方式和教学控制方法非常值得当下的设计课教学深入研究和反思。

978-7-111-54584-2-Chapter05-61.jpg

哈佛大学

关键词

概念,抽象,氛围

978-7-111-54584-2-Chapter05-62.jpg

聂玄翊

本科: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硕士:哈佛大学

工作经历:

康沛甫建筑设计公司(KPF Associates)

纽约市城市规划局

隈研吾建筑设计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