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05/学者点评
北京交通大学
盛强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城市学博士,环境行为学会委员。
“建筑与城市设计不就是画画儿”这句话该加问号还是加叹号反映了不同院校、不同导师、不同教学阶段的目标差异。作为一个以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城市设计课程,从这个作业中可以看出在天马行空的概念背后需要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对真实问题的提炼和对解决方案及其技术限制、社会影响的综合考量。而通过这样一个偏实际的题目,同时完成了学生对该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并锻炼了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体现了教学体系中目标的明确和方法的高效。
东南大学
朱雷
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曾赴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学。关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
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关注是美国院校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点也是目前国内建筑教育中特别缺失的。建筑和城市设计者主动关注身边的问题和弱势群体,进而揭示城市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专业的职责。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需要了解和整合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源,并落实到技术支撑环节;这也导致了一种合作协商的过程,要求将个人的设计思路和整个团队工作相融合。
长安大学
岳红记
环境艺术与环境美学博士后,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专业委员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城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核心是提升该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所以说,城市设计需要综合艺术及综合知识,城市设计中表面体现的是建筑、景观、规划,实质上体现的是设计师的文化底蕴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本文作者以纽约曼哈顿中岛的低收入社区房屋署为设计场地,经过调研后,发现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单一、无业游民较多、犯罪率高,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另外,该社区的自然环境也很差,地势低、地面积水严重,还常遭飓风袭击等,在此基础上,设计者最终提出了创建房屋署社区及保护的方案,将其安全、景观、商业等因素综合起来设计,使其融入整个曼哈顿岛的社交活动中。在设计方案中,根据该地不同季节水量变化设计的水态景观很有创意,把房屋署临海的地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将该地以前受飓风影响的劣势变成优势,为其他相似城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1]引自“西藏国际遗产基金会,胡同保护计划(Tibet Heritage Fund International,Beijing Hutong Conservation Plan)”。——编者注
[2]SCI-fistudio,即未来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包含密集阅读与研究,力图针对当代城市设计问题提出全新思路与解决方案。——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