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INTRODUCTION 01/课程介绍
▼教师
指导教师亚当·安德森(Adam E.Anderson)是一名教师,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景观建筑本科,罗德岛设计学院景观建筑专业硕士(获得奥姆斯特德奖学金)。曾在南加州和波士顿工作。亚当现作为兼职讲师,教授罗德岛设计学院景观建筑专业的硕士设计课程,工作于波士顿Landworks工作室,并成立个人工作室与博客“设计天空下”(Design Under Sky)。
▼专业
罗德岛设计学院没有本科。两年研究生项目主要包括:生态与设计基础(暑期)、设计原理、核心专题设计课、景观理论、土地建构、人文地理与规划。三年另加:技术与材料、表现、景观史、生态规划与设计、植物材料与设计。(国内修五年建筑本科的同学可以直接申请两年景观项目)
景观专业两年项目每年春秋各两个选修课加一个冬季课程,总共九次机会探索感兴趣的专业。布朗的课也可以选。我上学期选的18世纪法国艺术史,和雕塑系的条件动力课程(Conditional Dynamics)。一个古典,一个前卫。古典艺术有它自成一体的矜持的审美系统并不断在被新兴思潮推进;现代雕塑越来越泛化,到装置,到行为,到大地,并与景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被激发起的感悟,与自己原先的经验思维相互碰撞,交叠,不停地产生新的火花与灵感。
▲亚当·安德森(Adam E.Anderson)
一年级重材料探索,重模型思考,重手绘表达,少用计算机。我感到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景观学习系统与框架是偏传统基础的,而思想与表现则大胆不受拘束。在正式学期前的暑期课程里,绘图技法、测绘地形、自然基础(日照、生态、植物、水文、地质土壤等),都密集地学习了一遍。方法往往是从最简单的模型操作开始,从无意识的操作,观察变化,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到最后有目的性的改变,给了学生对于“设计”最朴实的理解——做什么,为什么做。期间有数次野外调研,比如在森林学习地质土壤的基本系统,植物怎样受生态的影响而更替,测绘地形,观察感受不同现象的变化(光、风、声、湿度、温度等)并提炼表现;在海边,学习海岸生态系统的运作,潮汐更迭,动植物的物种变化;在路途中,老师也会不时停下来讲解身边的植物或土石。这种根植实际自然的学习方法对我这个没有景观背景的学生来讲帮助很大,比单纯的记忆知识理论要来的深切得多,除了是用身体感受一切极其微妙的自然变化,也深切感受到“生态”这样一个动态的系统默默以巨大的力量运行着。在设计中,对于每个人的想法,老师是尊重的,设计思路也非常开放,设计课评判的重点在于大家的反馈,有助于思考怎样修改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概念。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作为“设计师”,或是“艺术家”。
罗德岛设计学院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饱含热情的,对作品,对生活,交谈时可以看到大家眼中的火花,以及创作过程中巨大的沉迷感。这和因压力而消极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很忙,很幸福,大抵就是这样。下面讲讲我最喜欢的几个地方和活动。
1)舰队图书馆(Fleet Library):图书馆不大,设施完备,满满的都是艺术书籍,常规书籍可以在布朗图书馆借阅。
2)罗德岛设计学院博物馆:在美国都算比较有名的美术馆了,藏品极精,种类极丰富,有些课程可以借用馆藏的特殊展品。比如我选的艺术史课有几个专题是在博物馆里上的,有专门的研究员给我们展示并讲解特殊藏品,中期也是在博物馆当场完成。
3)自然实验室(Nature Lab):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艺术学校内部深藏着各类动植物标本,骨骼、微生物切片、显微镜、晶体及水族箱等,是专门给学生提供创作灵感的地方。
4)工作室开放日(Open Studio):每年的全校工作室开放日,一般分本科和研究生,持续两个周末,可以探索各个专业不同风貌的疯狂的设计作品,并与学生交流。
▼课程
罗德岛设计学院建筑与景观专业第一个学期都必修设计原理,这个号称“地狱王牌”的课程,目的就是让不管是什么背景的学生全部重组一遍对专业的认知。该课程建立在暑期课程中开始形成的设计基础之上。我们将继续拓展并探索关于设计思考、研究性制作、概念发展的问题,同时探究对具体景观设计媒介的动态、空间及环境要素。本次课程的大致框架:第一阶段我们将进行一系列实验,它们有助于对研究型设计问题的创造性方法的生成;在课程第二阶段,我们将开始使用这些工具去分析地面的结构与组成物质、场地问题、景观空间的品质等,并在最后用这些手段去创造、传达我们的设计意图。
研究主题:
反复观察与过程;材料逻辑;形式与空间构成;现象与场地;技术图纸思考;草图思考。
▲人前往场地的过程——对流线、空间、视线、场景、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