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05/学者点评
浙江大学
吴璟
浙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
从事建筑学设计基础教学与建筑设计教学,
设计实践涉及建筑设计与景观建筑设计。
罗德岛设计学院确实为设计学习提供了宽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条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设计中植根于切身感受的思维、判断,还有具体而实证的实验来帮助设计的成熟。这些无疑是培养独立而全面的设计师必须的条件。同样,科学缜密的方法亦在其教学过程中显露。这一点我以为是在中国建筑院校的设计课程中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的。
科罗拉多大学
周军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系,
美国景观设计协会注册会员,
中国园林杂志社特约编辑,
科罗拉多大学设计学院客座讲师,
圆点(FOCUS)都市景观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罗德岛设计学院也是美国非常顶尖的设计学院之一,其设计教育与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都很相似。其系统和教学课程体系也是一脉相承。但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学生作品更具艺术风格,大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从徐抒文的设计作品也能看出其将艺术风格与景观场地的衔接。但对于模型的这一观点,我认为建造模型或者思考其空间关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过程。草模的重要性能够启发其设计思维,同时也通过对体量的了解而更加能够对整个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同时,设计也是一个理性的思考过程,包含着很强的序列性和引导性,通过图纸来描述自己的一个场地愿景。因此,图像和抽象的体块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些手段能够达到清晰表达自己意图的作用。
罗德岛设计学院
张韬
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
绿色城区开发专家,
佐佐木事务所高级主管,
罗德岛设计学院兼职教授。
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景观专业相比美国其他学校的明显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性。景观和建筑系共享的后工业教学楼(BEB:Bayard Ewing Building)以及其粗放的室内环境无一不透露出这个特点。单从教学环境来看,这里感觉更像美术学院而非通常注重细节崇尚简约的设计学院。这和作者在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求学体验完全吻合。这里的教学更重视学生对设计对象的感官体验和意象的捕捉,而非技术性的培训。所以物理模型的应用在设计中十分重要,而计算机三维模型却被弱化。我很高兴看到作者描述了她那种设计初期对设计对象的模糊意识和目的明确前大胆尝试的经历。这其实是设计思维中非常珍贵也是最容易产生质变思维提升的短暂阶段。很多学生容易在这个阶段害怕放开预设的理性分析思维止步不前,产生迷惑感。我们教师在这个阶段通常会鼓励学生放松,让思维自由畅游,在模型或纸上尝试,而不是过早地进入计算机。作者提到在户外课堂里对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也是罗德岛设计学院在未来打算进一步强化的一个方面。
哈佛大学
关键词
自然,尺度,路径
唐辰曜
本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研究生: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系
工作经历:
康沛甫建筑设计公司(KPF Associates)
拉斐尔·维诺里建筑设计公司(Rafael Vinoly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