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
2025年11月13日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它体现的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为:学生通过专业教学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获取、积累和整合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特别是思维力,发展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上述诸能力又集中体现为创新能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根本,素质的培养要着重造就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知识、智能、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起来的,它是高校人才培养现实的再现或抽象概括,来源于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又指导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知识、智力、能力、素质是这一模式的4个基本要素。知识是开发智力、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智力是内在的,它必须借助能力才能外显出来。因而智力和能力是两位一体的关系,一般称为“智能”。知识和能力通过升华,内化为人才的素质;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促进知识的更快获取和拓展,促进智能的更好发挥和发展。各种能力经过优化组合,集中体现为创造力,也就是说,智能活动的最高层次是创造力;素质为增强思维力和创造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潜能。最后,思维力和创造力经过整合,造就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