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一、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易受内扰和外扰影响,管理部门(也即控制器)通过制定管理政策,调动与激励发展性内扰,降低障碍性内扰效用,可以成功起到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一)人才培养应处于办学中的中心地位

高校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养。为了这一核心功能,学校应确立高校科研与教学、社会服务与教学的关系。教师进行科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目的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有益的社会资源。在具体的办学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发展教学,才可能使得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进入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办学应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第一,教师的行为是传递与带动学生,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实施创新的过程,教师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依靠老师,而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制度和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使教师全力投入精力研究教学,充分发挥创造性,掌握教育创新的方法,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精心教育。第二,学生的成长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性学习,不拘一格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力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给各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创造条件。

(三)要有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氛围

有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校园文化,和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才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任的大学。因为只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锋,学术才能获得发展,大学及教师中学术应有的精神才能传达给学生。研究科学的第一要务应当是严谨治学,大学里的学者和学生要热爱学问、忠诚学问并献身于学问,力戒浮躁、急功近利,媚上、媚钱和媚俗,这既是大学的本分,也是大学对国家负责的资本。要促进学生形成不甘示弱、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就要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激发大学的生机、活力和动力。

最后,保障创新人才成长还需要建设环境优美的校园、设施精良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