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群体自身差异化分类
2025年11月13日
二、基于学生群体自身差异化分类
学生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遇到的瓶颈等,都引起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期望发生了变化。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群体主要分为三类:创新型、应用型、漠不关心型。创新型的学生希望在大学里经过专业学习、环境的熏陶及老师的教育引导,学到高水平的知识,将来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应用型大学生所关注的是在大学期间,通过高校和教师的教学指导,使他们掌握一些就业技巧,他们的目的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谓漠不关心型是指对任何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不想为社会做贡献,也不想学习和掌握一些技能等等,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对大学生专业、学生素质及情商等方面进行思考,这也是大学的教育之本。面对当今市场的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人才培养的认识方面有着很多困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差、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团结协作观念差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大学生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无非就是要找到满意的工作,这种心理并非和教师、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背道而驰,高校教师只是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制度培养、管理培养,学生更希望的是实用,所以,高校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授之以渔”关系,大学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实现和掌握。很多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与现实,关注点更多的在于高校及教师对他们的培养目标,而忽视了培养过程及其他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清: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更多的时候,教师相当于向导、顾问或专家,学生们并不希望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