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模式的构建流程

三、高校创新人才模式的构建流程

(1)高校人才创新培养目标及标准贯穿于整个系统当中,系统通过数据的运行,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即信息目标的要素指标),进而使系统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2)依据控制理论的思想,目标并非信号,所以无法传递,也不能直接服务于对象,须经过必要的控制条件、媒介,将目标转换成可以发送的信号,这就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包括课程设计及构成层次。

(3)为使得方案可以正常进行,并且按照严格的规范和过程执行,需要控制内、外部的影响,使信号在传递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这就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管理部门制定的方针、制度、规范、标准。

(4)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执行者是教师和管理者,这两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即控制论中的信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所以会产生相互的沟通交流,为了使得过程保持有效实施,就需要严格控制内、外部的影响,也就是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与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配合完成。

(5)反馈,是反映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执行情况,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的效果,同时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管理者的服务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评价。

基于上述人才培养步骤,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确定目标:使得整个系统的评价指向所要制定的目标,正确地选择评价对象,制定出严格计划;建立评价系统模式,确定评价主体,找出被评者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整理出数据,在整个系统控制环节收集和存储数据,与评价系统做出相应对比;分析判断;输出结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