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阴道炎

(三)老年性阴道炎

【概述】

老年性阴道炎是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减弱,易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炎症。它常见于老年妇女,类似改变发生于卵巢功能衰退、卵巢切除或盆腔放射治疗后的中青年妇女。故有人认为该病应称之为“萎缩性阴道炎”。

中医常将本病归属于“带下病”、“阴痒”等范围,认为是由于阴血不足,阴窍失养,或脾虚湿阻,湿热下注,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多属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临床常见症候肝肾阴虚证、湿热下注等。

【治疗】

1.肝肾阴虚证

【症状】外阴干涩、灼热、疼痛、瘙痒,白带清稀,色黄或赤,量常不多,头晕耳鸣,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菟丝羊藿巴戟地黄丸

【来源】《从春雨中医妇科经验》

【组成】大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黄柏15克,知母9克,淫羊藿15克,巴戟肉15克,菟丝子30克,炒荆芥穗9克。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止带。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山药、山茱萸滋补肝肾之阴,茯苓、泽泻健脾利湿,丹皮、黄柏、知母清泻火热之邪,淫羊藿、巴戟肉、菟丝子滋补肾阳,以阳中求阴。

【按语】若烘热汗出,形寒,加仙茅、五味子,以温补肾阳,阴阳并治;若带下量多,加煅牡蛎(先煎)、芡实、莲须,以固涩止带。

2.湿热下注证

【症状】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稠如脓,秽臭.阴痒灼痛,阴部糜烂,口干口苦,小便短赤涩痛,苔黄腻,脉滑数。

【方一】止带地黄汤

【来源】《从春雨中医妇科经验》

【组成】茵陈12克,生地15克,土茯苓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9克,泽泻9克,丹皮12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苡米仁30克。

【功效】清热、利湿、止带。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茵陈化湿,生地、山药滋肾阴,清热,土茯苓利湿杀虫,山萸肉、泽泻、丹皮滋肾阴,黄柏、苍术清热除湿。

【按语】因患者多年老肾虚,故湿热解后,每改用知柏地黄丸之类以善后。若湿毒壅盛,阴道或宫腔积脓,或身热者,宜加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各15~30凫,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