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脓耳面瘫

(二)脓耳面瘫

1.热毒壅盛,蒸灼脉络证

【症状】口眼喎斜,耳内流脓,耳痛剧烈;全身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检查鼓膜充血,穿孔,流脓稠厚味臭,完骨有叩压痛。

【方一】①龙胆泻肝汤合②牵正散

【来源】①《医宗金鉴》②《杨氏家藏方》

【组成】①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②桃仁10克,红花10克,全蝎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龙胆泻肝汤清肝胆火热而解毒;可加桃仁、红花、全蝎以活血通络,合牵正散以祛风通络。

【按语】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2.气血亏虚,湿毒阻络证。

【症状】耳内流脓日久,渐发生面瘫,初起者面部运动失灵,迟缓不收,日久患侧肌肤麻木,肌肉萎僻;全身见肢倦无力,食少便溏,唇舌淡白,苔白腻,脉细弱或涩;检查见鼓膜松弛部或边缘性穿孔,流脓污秽味臭,有肉芽或息肉。

【方一】①托里消毒散合②牵正散

【来源】①《医宗金鉴》②《杨氏家藏方》

【组成】①黄芪20克,皂刺12克,金银花15克,甘草6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党参12克;②桃仁10克,红花10克,全蝎10克。

【功效】托毒排脓,祛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托里消毒散托毒排脓,牵正散祛瘀通络。

【按语】脓多者加薏苡仁、冬瓜仁、车前草等利湿排脓。

【方二】补阳还五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120克,当归尾3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长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是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按语】本方用于面瘫日久,气血亏虚,脉络瘀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