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巩膜炎
【概述】
巩膜炎是巩膜基质的炎症,以眼痛、眼红和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多见于中青年,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病情顽固,易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大部分与全身结缔组织病密切相关。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前巩膜炎最重要的相关因素。
本病属中医眼科学“火疳”之重症的范畴,又名“火疡”。该病病因病机多为肺热亢盛,气极机不利,致气血瘀滞;或心肺热毒内蕴,火郁不得泄,上逼白睛;或肺肝热盛,火邪亢盛,上攻白睛深层,火邪郁滞无从宣泄,煎迫血络,血热瘀滞而成;或肺阴不足,虚火上炎,上攻白睛。
【治疗】
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由于热毒壅盛、脉络瘀滞是本病主要病机特点,因此治疗中应注重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的应用。
1.肺热亢盛证
【症状】发病稍缓,眼痛流泪,前部巩膜局限性隆起、压痛,色泽暗红,结膜充血水肿。伴有咽痛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方一】泻肺汤
【来源】《审视瑶函》
【组成】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
【功效】清热泻肺,利气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桑白皮、黄芩、地骨皮清泻肺热;知母、麦冬清热养阴;桔梗利肺,引药上行。
【按语】疼痛明显者,加赤芍、红花、郁金等化瘀散结止痛;热甚者,加连翘、生石膏等加强清热之功。
2.心肺热毒证
【症状】发病较急,疼痛较重,羞明流泪,视物不清,巩膜结节隆起赤紫,压痛明显,周围及表面血脉扩张。常伴有口苦咽干,心烦失眠,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一】还阴救苦汤
【来源】《原机启微》
【组成】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连翘10克,龙胆草15克,生地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细辛3克,藁本10克,升麻10克,苍术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
【功效】泻火解毒,凉血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连、黄芩、黄柏、知母、连翘、龙胆草泻火解毒;生地、红花、当归、川芎凉血活血散结;柴胡、防风、羌活、细辛、藁本散郁通络;升麻、苍术、甘草调补中气;桔梗通利肺气,载药上行。
【按语】临证时,上方可去苍术、升麻等以防辛温助火,加石膏、金银花增强清热泻火之功。
【方二】①黄连解毒汤合②银翘散
【来源】①《外台秘要》②《温病条辨》
【组成】①黄连10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②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前者清热解毒,后者袪风散结。
【按语】便秘不解者,加大黄、元参以泻热通便。
3.肝肺实热证
【症状】患眼胀痛难忍,羞明流泪,视力下降明显,巩膜深层结节大而隆起显著,色泽紫暗,甚至多个环绕角膜,压痛拒按,球结膜充血水肿。伴有烦躁易怒,口苦耳鸣,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
【方一】泻肝散
【来源】《银海精微》
【组成】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知母12克,玄参12克,桔梗10克,羌活10克,当归10克,大黄6克,芒硝10克,车前子30克。
【功效】清肝泻肺、解毒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龙胆草、黄芩、知母、玄参清肝泻火;桔梗通利肺气;羌活祛风散结;当归、大黄、芒硝、车前子引热下行,从二便而解。
【按语】结节高耸紫暗者,加赤芍、郁金、生地、红花、夏枯草以凉血散瘀,软坚散结;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红藤凉血止痛。
4.肺虚阴伤证
【症状】反复发作日久,眼感酸痛,视物不清,巩膜结节高起不甚,色紫暗,压痛不明显。咽干口燥,便秘不爽,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一】养阴清肺汤
【来源】《重楼玉钥》
【组成】生地15克,玄参10克,麦冬15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贝母10克,薄荷10克,甘草15克。
【功效】养阴清热,兼以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生地、麦冬、玄参、白芍滋阴润肺降火;贝母、丹皮助生地、玄参凉血解毒散结;薄荷宣肺利咽;生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
【按语】火热显著者,加知母、地骨皮、连翘清降虚火;结节日久不消者,加郁金、赤芍、夏枯草以祛瘀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