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

十一、真菌性角膜炎

【概述】

真菌性角膜炎又称角膜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致盲率极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本病有明显增多趋势,发病前常有农作物所致角膜外伤史。常见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等。本病属难治性眼病,病情较轻者,经积极治疗,可痊愈或遗留轻微的云翳。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溃疡向深部发展可伴严重虹膜炎;若病变继续发展则导致角膜穿孔,真菌也可进入前房,引起真菌性眼内炎而失明。

真菌性角膜炎属中医眼科学“湿翳”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湿毒之邪乘伤侵入,湿邪内蕴化热,上乘熏灼黑睛所致。

【治疗】

1.湿重于热证

【症状】患眼畏光流泪,疼痛较轻,结膜混合充血,角膜表面稍隆起,形圆而色灰白,表面如豆腐渣样堆积;伴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舌苔厚腻而白,脉缓。

【方一】三仁汤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10克,薏苡仁30克,白蔻仁15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滑石20克,通草10克,竹叶10克。

【功效】祛湿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杏仁、白蔻仁、薏苡仁调畅三焦,行气化湿;半夏、厚朴行气除满;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湿。

【按语】如泪液黏稠,加黄芩、茵陈以清热利湿;口淡纳差者可加茯苓、苍术以健脾燥湿。

2.热重于湿证

【症状】患眼异物感、不适,疼痛畏光,混合充血严重,角膜大片溃疡,表面如豆腐渣,粗糙干涩,色黄,前房积脓较多;常伴溲黄便秘;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一】甘露消毒丹

【来源】《温热经纬》

【组成】滑石30克,茵陈20克,木通10克,黄芩10克,连翘20克,石菖蒲10克,白蔻仁20克,藿香10克,薄荷12克。

【功效】清热化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滑石、茵陈、木通清热利湿;黄芩、连翘清热解毒;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祛湿化浊。

【按语】前房积脓较多者可加苡仁、桔梗、玄参以清热解毒排脓;大便秘结者,可加芒硝、石膏以泻热通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