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猩红热

九、猩红热

【概述】

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恢复期皮肤脱屑。本病主要发于温带冬春两季,有强烈传染性,由产红疹毒素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感染而引起,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带菌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为主要途径。

中医学认为,猩红热属瘟疫范畴,为感受痧毒疫疠之邪而致,以发热,咽喉肿痛腐烂,全身猩红色皮疹为特征而区别于其他温病。根据其发病机理和传变规律分为常证和变证。常证治疗以清泄邪毒为基本原则,初起宜辛凉宣透,使邪从汗泄;病毒入里,治以清火解表,清营凉血;病久伤阴又宜养阴生津,兼轻余热。变证分别采用清热解毒排脓、益气养血复脉、祛风除湿通络、利水渗湿消肿等法辨证施治。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