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云南是茶的故乡,茶叶也是云南省久负盛名的特产,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在,云南省有92%的县种植茶叶,产出的茶叶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40多个县的深山密林中均有野生大茶树的分布。在哀牢山区镇源县九甲乡千家村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树龄2700年和2500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据西双版纳的古傣文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当地就有茶树栽培。勐海县南糯山上至今生长着800年前的人工栽培茶树,被称为“茶树之王”。
云南由于气温、土质、阳光适宜,种植的大叶茶,具有质优高产、发芽早、育芽力强、芽叶肥厚、生长期长、叶质柔软等优点。经科学分析,茶的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的总含量高,故云南茶叶具有色泽鲜艳、味道浓厚、经久耐泡等优点,加之加工制作技艺精湛,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传统名牌茶叶。
其主要品种有滇红、绿茶、普洱茶、花茶、紧压茶五大类,其中滇红、普洱茶及紧压茶中的沱茶、七子饼茶等深受国外游客喜爱。云南茶叶中以普洱茶最为有名。《红楼梦》中描写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的一种。普洱茶汤色褐红,口味醇香回甜,香气浓郁而温和。
云南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特别喜爱饮茶。在悠久的历史中,茶渗透到了每个民族,饮茶习俗也多姿多彩。
茶业作为云南传统支柱产业,经历了无数次的兴盛与衰落,明、清曾盛极一时的普洱茶就产于云南,“六大茶山”声名远播。云南土著民族对茶树的利用历史悠久,早在1100多年前的唐代南诏国时期,大理、景东一带的彝族先民就形成了“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饮茶习俗。
云南与茶有着太深的渊源。云南不仅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云南人爱喝茶,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品饮着云南的茶。
云南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开发祖国西南边疆,共同促进云南的社会进步和繁荣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经济文化方面,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们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民族,至今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都保留着各自独具特色的饮茶方式。置身于这么一个环境中的云南茶文化中心,吸收了蕴藏丰富民族茶文化之精髓,并不断积极与外界交流,形成了展现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独自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