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中国医患现状分析
2025年10月13日
2.1.2 中国医患现状分析
DPR不仅反映患者与医务人员和医院之间的简单关系,也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体制等关系[10]。因此,中国目前的DPR,与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背景息息相关。
中国1980年至今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与DPR发展密切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改革主要经历了1985—1999年、2000—2008年和2009年至今三个阶段[45]。2009年,我国开始启动第三阶段的综合改革,主要目标是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并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等[46]。
中国医患现状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医疗市场化和政府投入不足[47]。第二,医院主要以项目来收费,再加上医务人员的沟通时间减少或者因沟通技巧本身不佳[48],非常容易忽视患者的权利和感受。第三,医疗法制建设不健全。公众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然而涉及DPR的法律比较落后,如医疗纠纷诉讼成本高、程序较复杂[49],卫生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等[44]。第四,媒体对DPR的报道深度、广度、平衡不够,大部分停留在表象,未能真正揭露原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