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 香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题记里写得明白,这首《暗香》,是姜夔(kuí)为范成大所作。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一不精,是继苏轼之后难得的一位全才,而且比苏轼更牛的是,苏轼因不谙音律常为人诟病,白石却精于此道,可自度曲,创词牌曲牌无数,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传世,至今都是琴人至爱。

学琴的人,如果不会弹唱一两首姜白石的曲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学过琴。我五音不全,手指不灵,学了两年古琴仍在入门级别,会弹的唯一一首白石词,就是这曲《暗香》。

然而这样一位词翰俊美、诸艺皆精的全才,却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范成大,便是他的“施主”之一,另如杨万里、朱熹、辛弃疾,也都与他有诗文往来。

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不知是第几次来苏州,谒见隐居石湖的范成大,在范家盘桓经月始还。两人踏雪赏梅,范成大请他作关于梅花的曲子,姜夔连作两首自度曲,取林和靖咏梅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典,命名《暗香》《疏影》。

那时节,两人可想不到近千年后,有个叫沙宝亮的歌手将一首流行歌曲《暗香》唱得盈街彻巷,无人不晓。两首歌除了歌名相同,且都和花有关之外,其实并没关系。甚至沙宝亮歌里写的是什么花都不知道:“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反正花总是香的,也总是会谢的,就这么借了个名目。

姜白石咏的则明明白白是梅花。

写梅花,偏以“旧时月色”领起,既烘托出月下赏梅之清雅氛围,又平添一种怀旧之感;月色之外,犹有笛声,而这也并非是今夜首倡,从前早有过梅边吹笛的雅事了。

梅花年年逐雪开,明月曾经照有情。彼时我因贪恋月色,唤起熟睡的伊人,携手步月,踏碎清寒,攀折梅花。如今梅花盛放,伊人何处?

那竹林外梅花不知道伤心人别有怀抱,只顾将清冷的幽香随风散入瑶席,然而我却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春风情怀与如花妙笔。

何逊为南朝诗人,曾任扬州法曹。驿舍有梅花,何逊常吟咏其下,后来迁居他乡,每每思之。

词人以何逊自喻,不动声色地引起下阕回忆,抒发身世之叹。遥想江南水乡,此时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可叹路途遥遥,更被积雪遮断,唯有两行清泪,一声叹息。

“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名句,语境幽美奇绝,清峻之中偏偏又透露出热烈的气氛,写尽梅林盛景。

词人手捧玉杯,独对红梅,想起从前西湖同游,堤岸上千株梅林红萼初绽,湖烟淼淼,一片澄碧。彼时何等欢娱,此刻何等清寂。花谢花开,何时重见;人来人往,长隔天涯。

“又片片、吹尽也”,花谢随风,余音袅袅,画面感和音韵感极强,凡唱此曲的人唱到这一句,都忍不住心生惆怅寥落之感,仿佛看到片片残红飞落枝头,随风舞落,依依有情……

这首词从头至尾扣准了咏梅与怀人,以梅花为线索,抒写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一唱三叹,不即不离;情景交融,意到语工,丽而不淫,雅而不涩,让人在词中随时窥见伊人玲珑身影,却偏偏又欲诉还休,暗香浮动,真不愧其题。

沈祖棻云:“《暗香》《疏影》虽同时所作,然前者多写身世之感,后者则属兴亡之悲,用意小别,而其托物言志则同。”

世人遂以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托喻遥深,自成馨逸。

且看另一首:

疏 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张炎《词源》评:“白石《疏影》《暗香》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以“清空”和“骚雅”同时作评,誉之甚矣。

但也有人以为“语高品下,以其贪用典故也”。

这里指的是词中连用了“罗浮之梦”“昭君出塞”“寿阳公主梅花妆”“汉武帝刘彻金屋藏娇”等典故,且化用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翻用崔橹《梅花诗》“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等诗句,词典堆砌,为人不喜。

这一点,姜白石有点偷师辛弃疾,却不如稼轩用得自然。

姜夔曲成,范成大激赏不已,且令家伎小红当席唱来,音节谐婉,曲调悠扬,真个“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梅花助兴,新曲下酒,范石湖与姜白石这“两块石头”叮当入韵,相伴尽欢,喝了个酩酊大醉。

许是姜夔借酒佯狂,对小红能够清楚唱出自己新词的意境十分激动,连叹知音难得;而范成大不愧“成大”,心胸大度为人大气,干脆就把小红送给了姜夔。

除夕之夜,姜夔带着范成大赠送的满船年货和小红一起返回苕溪家中,沿途得意非凡,直如当年范成大使金一般高兴,一口气作了十首绝句,最著名的一首乃于经过苏州吴江垂虹桥时所作:

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好一句“小红低唱我吹箫”,姜夔在词中回忆玉人而换来了个唱曲佳人,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