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含情,真情之语打动人
世人都有感恩之心。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利用人的感恩之心,动之以情,会让自己的话容易被对方接受。
在林肯还是一名律师的时候,一次,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太太找到他,并向他讲述了自己被欺负的事情。原来,这位老太太是独立战争中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依靠政府发放的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她去领取烈士抚恤金时,一个工作人员要求她先支付一笔手续费,然后才能把抚恤金给她。
可手续费很高,几乎相当于抚恤金的一半了。由于老太太拿不出高额手续费,工作人员拒绝给予抚恤金。老太太知道这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人微言轻,没有人理她,她就来找林肯,希望讨还公道。
由于当时那个工作人员只是口头勒索老太太,因此没有留下证据。尽管如此,林肯了解情况后,毅然决定担任老太太的律师,力图帮助老太太讨回公道。
法庭如期开庭,法庭上,被告正如林肯所料,矢口否认有过此事。由于没有证据,所以形势对林肯很是不利。
轮到林肯发言了,只见他神情镇定,不慌不忙。他首先讲起独立战争前美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之后又讲起美国人民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在讲到爱国人士是如何忍饥挨饿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战斗时,林肯先是眼圈发红,随后几度哽咽。听众被深深感染了,也都热泪盈眶,有的人还低声啜泣起来。
讲到最后,林肯动情地说道:“如今,所有的事实都已经成为陈迹。1776年的英雄们,早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家人,还生活在我们身边。现在这些人中就有一位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对!就是站在我们眼前的这位可怜的老太太,需要我们为她申诉,需要我们为她讨还公道!她也曾年轻过,也曾美丽过,也曾拥有幸福而快乐的家庭,但后来她失去了这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不得不向依靠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自由生活的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请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林肯的发言结束了,但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所有的听众。听众席里沸腾起来,有的人哭出了声音,有的人想扑过去痛打被告,还有的人当场拿出钱往老太太的口袋里塞。最后,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下,法官当庭宣判老太太胜诉。
林肯抓住人们感恩的心理,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发了人们对烈士伟大付出的感恩和对烈士遗孀的同情之心,成功打动听众,使舆论完全倾向老妇人,最终赢得了这场不占优势的诉讼。试想一下,如果林肯没能动之以情,让大众情不自已,那么事情的结局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便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亦可受到真情之语的“感染”,而做出感人之举。
美国大萧条时期,一个女孩好不容易在一家高级珠宝店找到一份营业员的工作。圣诞节的前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不合时宜地光顾了这家金碧辉煌的珠宝店,他盯着柜台里那些闪闪发光的首饰不发一言。
女孩要去接电话,转身的时候,不小心把柜台上一个小碟子碰翻了。小碟子里6枚精美的金戒指掉落到地上。女孩急忙去捡,可她只找到其中的5枚,第六枚她怎么也找不到。这时,她看见那个流浪汉向门口走去,顿时醒悟过来。
当那个男人的手正准备推开店门时,女孩出声了:“对不起,先生!”男人的手停了下来,然后慢慢转过身,俩人对视了足足有一分钟。
“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您知道,现在找工作很难,我不想丢了这份工作,它对我很重要。”女孩话语哽咽。
男人盯着她的眼神有了变化,很快一丝柔和的微笑浮上他沧桑的面颊。“你说得不错,孩子!我可以为你祝福。”男人终于开口。说完他走上前,把手递给女孩。女孩也伸出手,两只手握在一起。
片刻,男人礼貌地告别,女孩目送着他离去,然后转身走向柜台,把手里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碟子里。
尊重、谅解、同情、感恩使苍白的话语变得生动、有光彩,并且深入人心,从而触碰到人灵魂的最深处,唤起最真挚的情感。此时它就会变得无往而不利。
正如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靠什么去打动人心?有人说以逻辑严密的雄辩使人折服,有人说以慷慨激昂的宣告动人心扉。这些都不足以打动人心,我认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说服人,始终起作用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