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还要会听,仕途才广阔
自古以来,大多数皇帝都喜欢会说话、说好话的人,这实属人之常情。谁不愿意听好话呢,皇帝也是人,自然也不能免俗。作为臣子,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善于用得体的好话讨好皇帝,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并得到皇帝的恩宠。
解缙入朝为官后,很多同朝的大臣对他过人的才华都很嫉妒,经常为难他。在金銮殿上,摆放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对玉桶,这两只玉桶作为传国之宝,象征着国家权力,非常尊贵。
有一天,几个大臣指着其中一只玉桶,对解缙说:“你不是很胆大吗,敢不敢打掉这只玉桶?”解缙笑着说:“这有什么?打了又如何?”说罢,上前“哐啷”一声,把一只玉桶打碎了。
几个大臣急忙向皇帝朱棣禀报:“解缙胆大包天,把玉桶打碎了。”朱棣很生气,传解缙上前,责问解缙打碎玉桶的原因。
“为了万岁的江山,我打碎了一只玉桶。因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只有一统(桶)江山,哪有二统(桶)江山?”解缙高声回答道。
朱棣一听这话,连声说:“对呀!打得好!只有一统江山,哪有二统江山的。打得好!打得好!”
解缙退回朝臣队列中后,几个大臣又围住解缙:“解大人,要是你敢打碎第二只玉桶,我们就真服了你。”解缙说:“好!”说罢,他又上前,把剩下的一只玉桶也打碎了。
那几个大臣又向朱棣禀告,说解缙打碎了第二只玉桶。朱棣大怒,又将解缙传了上来:
“解缙,你好大的胆子,你刚才说只有一统江山,现在又为什么把剩下的一只玉桶也打掉了?”
解缙不慌不忙地奏道:“万岁,玉桶江山,脆而不坚,如果换成铁桶江山,则万万年。为了陛下皇业永固,还是打碎玉桶换成铁桶吧。这样江山就会万代相传了。”
朱棣一听,心里很受用,非常高兴,他立即下令铸一只大铁桶放在金銮殿上。
现在上下级的关系,虽然远没有过去那样等级森严,领导的威严也不是不可以“触犯”,领导有错误,也要批评指正,但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领导毕竟是领导,做事、说话顾全到领导的颜面是对领导的尊重,同时也可以给自己减少麻烦,所以在与领导沟通时还是有必要学会说好话的。
有些时候,在与领导沟通交流时,不但要求会说,而且还要求会听。看下面这个例子:
小范新入职一家公司,被分配在秘书处工作。公司的公关部经理是一位十分健谈的人,他十分喜欢跟下属说他曾到过哪些地方,见过哪些人。
一天,他在休息区碰到了小范,就跟小范讲起他不久前去海外开展业务的事。小范认真地听着。在畅快淋漓地讲完后,经理问:“小范,去过国外吗?”
小范如实回答道:“从来没有。”他又不失时机地问道:“经理见多识广,肯定去过海外不少地方吧?”
“可以这样讲,这些年因工作关系确实去了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不久前,又去了新马泰。”经理不无得意地说道。接着他又讲起那些辉煌往事。而小范依旧认真地听着。
一周后,经理指定小范跟着他去泰国办理一项业务,从泰国回来后,小范被提升为公关部经理助理。可想而知,小范的提升与他上次认真倾听经理的讲话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很多上级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不管自己是不是行家,都喜欢对下属指点一番,以显示自己的见识和才能。因此在与这类上司打交道时,要学会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做一个聆听者和受教者,千万不要卖弄小聪明,抢上司的风头。如果那样的话,极有可能引火上身,伤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