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本无妨,切记适可而止
开玩笑要掌握一个度,拿捏好分寸,适可而止,这样的玩笑才能起到活跃气氛、融洽关系的作用。
开玩笑的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是因人、因地、因时、因内容而定的。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这使得他们承受玩笑话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活泼开朗,可接受稍过火的玩笑话;而有些人性格内敛,寡言少语,生性多疑,与这类人就不宜开大的玩笑。
因此,同样的玩笑对有的人可以开,对有的人就不可以开。有些玩笑对男性可以开,对女性就不能开;有些玩笑对青年人可以开,而对老年人就不可以开。另外,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和情绪,同样一句玩笑,可能在他心情好的时候,不会计较;而当他情绪不好时,就可能耿耿于怀。因此,开玩笑一定要掌握一个度。
开玩笑要兼顾到场合和环境,一般情况下,在安静的环境中,不适宜开玩笑;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中,不适宜开玩笑;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应该少开玩笑。
小白去外地出差,一个月后回到公司。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小卢开玩笑:“你小子终于回来了,一个月不见了,我还以为你不幸离世了呢!”
小白和小卢很熟悉,平时两人也经常开玩笑,因此,这一回小白也没太在意就随口回了一句:“你还没给我送花圈呢,我哪能舍得去死!”说完两人哈哈一笑了事。
后来,小白生病住院了,小卢去看他,一见面,小卢又和小白开起了玩笑:“这次可准备给你送花圈了!”小白一听,脸色突变,立刻回了一句:“我才不要呢,还是留给你自己用吧!”瞬间,场面变得很尴尬。
小卢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场合、环境,贸然开起了玩笑。殊不知,他的玩笑话与当时的场合和环境很切合,让人联想到不吉利的事情,因此招来了小白的反感。
开玩笑一定要讲究内容健康,注意情调,不要有人身攻击的成分,如果有的话,就变成了黑色笑话了。黑色笑话对人际关系有巨大的破坏力,因此一定要避免。
王欣穿了一套灰色的新套装来上班,同事小茜开起了玩笑:“呦呦,今天穿新衣服了!很精神!”王欣很高兴,正想谦虚一下,不料小茜又说道:“不过,灰头灰脑的,像只灰耗子!”
王欣一听,本来已经浮现在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原先心里对小茜的好感也消减了不少。
还有一例:
文涛喜欢开玩笑,平时经常跟朋友、同事开个玩笑,大家对此已经习惯了。一天,正在上班,一个客户来找主管签字。签字时,客户对主管的签名赞叹不已:“您的签名真气派,犹如行云流水。”
文涛正好听见这话,又禁不住开起玩笑来:“能不气派吗,我们主管偷偷练了几个月呢!”此话一出,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尴尬了起来。
黑色笑话包含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是关系很亲近的朋友,可能笑过就算了,不放在心上;但是如果关系一般,这样的笑话极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关系,致使关系恶化。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开玩笑忌揭短,明明别人考试不及格,你却偏偏说人家久经考验;明明你的朋友怕老婆,你却偏偏开玩笑说朋友在家里说一不二;明明你的亲戚做生意赔了钱,你却偏偏说人家生意顺达。
一些生理缺陷更不能用来做你开玩笑的素材,比如跛脚、独眼、对眼、驼背、斜视、兔唇等。如果利用他人的生理缺陷开对方的玩笑,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恶行,遭人鄙视和唾弃。
生活中,这类不合时宜的玩笑很多,实际上,这种玩笑已经脱离了正常玩笑的范畴,变成了一种幸灾乐祸,甚至是一种揶揄和讽刺,自然不招人喜欢。
总之,玩笑话一定要有度,一定要适宜。适可而止,分寸适宜,这样才能愉悦人心,融洽气氛,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