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不一定对,请及时打住
实话实说的行为看似诚实、本分,但实则为不知变通、愚蠢。实话实说要分场合、时机、对象,如果不分场合、时机、对象,一味地实话实说,很多时候就会无意中伤害别人,不仅使对方不愉快,自己也往往得不到好结果。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告诉你一味实话实说的人将会得到什么。
一个人一直以来都喜欢实话实说,无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从不知变通。他到过很多地方,但总是被那里的人赶走。他变得贫穷,而且居无定所。
一天,他来到一所修道院,找到院长,希望院长收留他。院长问明情况后,觉得一个人爱说实话不是一件多大的坏事,于是好心收留了他,让他在修道院里做事。
院长准备将修道院里两头毛驴和一头骡子卖掉。他不放心派修道院里的人去,因为他担心派去的人会私藏卖牲口的钱,于是他想到了这个一贯说实话的老实人,他对老实人说:“去把这两头毛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卖掉。”
老实人将毛驴和骡子牵到交易市场,一些买主围了上来。老实人主动介绍起情况:“那头没了尾巴的毛驴懒得要命,整天只知道躺在稀泥里,不愿干活。那头毛秃了的驴很倔,它不想走,你再怎么打它,它也不走。那头骡子很老了,腿还有些瘸。”
有人问他:“它们还能干活吗?”老实人回答:“要是还能干活,院长为什么还要卖掉它们。”买主们一听,都转身离开了。
老实人一直等到天要黑了,也没有找到买主。无奈,老实人又将它们牵回修道院。
听完老实人的讲述,院长再也按捺不住怒火:“看来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你这样不是傻吗?所以,朋友,我这儿也不能留你,你还是走吧,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就这样,这个老实人灰溜溜地离开了修道院,继续他那悲惨的流浪生活。
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是道理却是真实无误的。现实生活没有绝对的真实,如果不分场合、时机、对象,什么事情都实话实说,不但给别人带来不便,而且更会给自己制造出一大堆的麻烦。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只能越来越孤立自己。我们来看这两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小李看小王穿了一条新裙子上班,马上对小王说:“腿粗短的人不适宜穿裙子,你还是不要穿了。”小王一听,脸上变了色,转身就走,留下愣愣的小李。
隔了几日,小李又一次见到小王,他上前打招呼,没想到小王好像是没看见他似的,理也不理他。
刘婷当着总编的面,斥责校对员文强:“你看过的稿子,还有那么多错别字,你说你是怎么看的?”
文强的自尊心被深深伤害了,他当即反驳:“你看过的稿子就没有错误吗?你敢保证吗?再说,我还有机会补救,你这么说合适吗?”刘婷当即愣了,说不出话来。
这两个故事中,小李和刘婷虽然很诚实,句句说实话,但却伤了同事的心。说实话就一定对吗?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做过了头就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说实话要兼顾到实际情况。
当说实话对人对己都不利时,就要及时住嘴。即使要说实话,也并不见得一定要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甚至不做任何修饰地说出来,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去说,以求更圆满地解决问题。
生活需要谎言,过于实在就成了死心眼儿,不要试图去做一个凡事只说实话的“完人”,要做一个懂得适时变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