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变通,多说别人乐意听的话

适时变通,多说别人乐意听的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结伴旅行,其中一个人喜欢说实话,另一个人喜欢说假话。当俩人旅行到猴国时,被一群毛手毛脚的猴捉住了。

猴王很想知道这两个外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有什么看法。于是,它摆出一副架势,让群猴分列左右,它坐在它自认为霸气无比的王座上。

“外来的朋友,你们说说,我是个怎样的国王啊?”猴王开了口。

喜欢说实话的人心中琢磨:“人都喜欢耿直的人,也一定爱听实在话。那我就说实话,肯定会得到很多赏赐!”

想到这里,他高声说道:“您是一只很优秀的猴子,而您的臣子们也都是些优秀的猴子。”

“什么?你这个该死的外来人!”猴王听了喜欢说实话的人的一番真话,勃然大怒,高声怒吼。盛怒之下,猴王命令将这个喜欢说实话的人丢到群猴中,让群猴随意处置。

接着,猴王又问那个喜欢说假话的人同样的问题:“你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国王?”

那个喜欢说假话的人很聪明,他见说实话的同伴惹怒了猴王,知道猴王不喜欢别人叫它猴子,于是知道该如何作答了。

“在我看来,您是个权威的国王!霸气十足!威严十足!”那个喜欢说假话的人高声地回答道。

“嗯,好,那你对我周围的臣子有何意见啊?”猴王继续问道。

“它们是您忠心的臣子,个个有做大将军的资格。都是很棒的!”喜欢说假话的人继续他的攻心战略。

“哦,这样啊!”猴王回应道。

看得出来,猴王和他左右两列的群猴听了喜欢说假话的人的话后都很兴奋,它们交头接耳,活蹦乱跳。过了好一会儿,群猴才渐渐安定下来,猴王高声说道:“尊敬的客人,你说得很对,我们猴国欢迎你的到来。”说完,猴王吩咐赐给喜欢说假话的人丰厚的赏赐。

说实话的人本以为说实话会让猴王更高兴,没想到却惹怒了猴王。原因就在于虽然猴王还是猴子,但它已经贵为国王,显然不想别人再称呼它为猴子。这从它很想听别人对它及它的王国有什么意见中可以推测出来。

喜欢说假话的人猜到了猴王的心思,就顺着猴王的心思说了一番夸奖的话,自然赢得了猴王和群猴的欢心。

结果是:喜欢说实话的人说实话惹恼了猴王,遭到了严厉的处罚;而喜欢说假话的人适时变通,讨得了猴王的欢心,获得了赏赐。

看来,实话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受欢迎,也经常有碰壁的时候。因此,说话时,一定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变通,说易于被对方接受的话,多说对方乐意听的话,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对方的认同。

下面这个实例也说明了适时变通说话,可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国画名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求之者如过江之鲫。有个人好容易购得一张俞仲林亲手绘的牡丹图。他将这幅牡丹图当作宝贝收藏起来。一天,他的一个好朋友来拜访他,他拿出了这张牡丹图给朋友看。

可没想到他的朋友看到后,竟大呼不吉利:“牡丹代表富贵,可是你看,这幅牡丹图没有画完整,缺了一角,这不是寓意富贵不全吗?”

这个人仔细一看,可不是嘛,画上的牡丹的确没有画完整,缺了一角。他很吃惊,也很惶恐,急忙拿着画找到俞仲林,把事情的原委讲了一通,最后请求俞仲林给他再重新画一幅完整的牡丹图。

俞仲林听完这个人的话后,说:“你弄错了,这幅牡丹图的寓意不是这样的。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意味着富贵无边,而不是富贵不全。”这个人听了,马上转悲为喜,又高兴地把这幅缺了一边的牡丹图带回家中。

一番话可使人高兴,也可使人恼怒,正所谓“一话使人笑,一话使人跳”。让人是笑是跳,关键是看话怎么说,说对了自然使人笑,说错了自然使人跳。在不违反做人、做事的原则下,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变通,说对方喜欢听的话,使对方增加对你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