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不利时,不妨“实话巧说”
有些事情实话实说,表达清楚,就达到说话的目的,但有些实话,如果不加分析和选择,不看时间、地点、场合,不做变通,就贸然实说,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好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实话巧说,效果会更好。
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的牙齿全部脱落了。醒后他找来两位解梦人。
他问其中一个解梦人:“我梦见自己满口的牙齿都掉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个解梦人就说:“按照解梦书的解释是,您将在您所有的亲戚死后才能死去,您的亲戚和您将全部死去。”国王一听,震怒,立刻下令处死了这个解梦人。
国王又问第二个解梦人,第二个解梦人说道:“至高无上的国王,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家族中最长寿的一位!”国王一听,龙颜大悦,赏赐了这个解梦人一百枚金币,然后高高兴兴打发他离去。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一个被砍了头,一个受到奖赏?问题就在于如何说话上。一个不知变通,实话实说;一个知道变通,实话巧说,结果大相径庭。
下面是现实生活中三个实话巧说的例子,看看它们各自引发的效果。
英国诗人拜伦一次在街上看见一位盲人身上挂着一块写有“自幼失明,望君乞怜”的牌子乞讨,而手里乞讨用的破盆里面却空空如也。
拜伦思索了一下,走上前将盲人身上的牌子上的字改为“春天来了,我看不见”。结果奇迹出现了,路人的同情心被拜伦的“实话巧说”唤起,纷纷慷慨解囊。
小婕成功通过笔试后,随后又参加面试。面试会上,主考官问小婕:“说说你都有什么缺点?”小婕有些惊慌。她最大的缺点是耐心不够,做事不是很专一。她想实话实说,但话到嘴边,她又止住了,她感觉这样说不太合适,但又不能撒谎,于是就说了这样一段话:“我需要学会更耐心一点儿,之前我对于工作太过于讲求速度与效率,不喜欢将工作推到第二天。还有我爱好比较广泛,不是很专一,容易被新流行的东西吸引,我需要更专注一点儿。”
说完这番话,小婕忐忑地看看主考官。看到主考官眼中的满意之情,小婕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最终,小婕成功通过了面试,成为这家知名公司的一名正式雇员。
一个地处高原的苹果园在即将收获苹果的时候,突遭一场冰雹的袭击。满园的苹果被冰雹砸得伤痕累累。果农伤心地把带伤的苹果低价卖给了经销商。
经销商尝了尝,发现这些苹果酸甜可口、香脆异常,于是计上心来,对外宣传:“我们有幸新进了一批被高原冰雹‘吻’过的苹果——高原之吻。这是来自天堂的祝福,异常香脆、甘甜,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经这样一宣传,这批低价购进的苹果变成了有特殊寓意的名牌苹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在上述三个生活实例中,如果坚持实话实说,后果可想而知,但是经过巧妙转换,变实话实说为实话巧说,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将“实话实说”变“实话巧说”的时候有很多,比如同事新设计出一个网页,叫你来提意见,你一看张嘴就说:“这页面颜色搭配过于呆板,而且……”听你这么一说,同事肯定会十分郁闷,甚至还可能大动肝火。
如果这样说:“页面整体结构安排很合理,选择的图片也适当。只是页面颜色搭配稍显单调,如果再能动一动的话,就十分好了。”相信这样的话,同事还是能愉快接受的。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在不适宜实话实说时,不妨将实话实说巧妙变成实话巧说。这样定会让事情变得更好处理,更美好,人际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使自己处处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