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户取得共识,引导客户思维
通常情况下,客户对陌生的销售员有一种抵触情绪,存有一定的戒备心理。这种戒备心理有碍于双方的有效沟通。作为销售人员,如果有办法消除这种抵触情绪,和客户取得共识,使客户乐于与自己交谈,则无疑会推动销售向前发展。
那要怎样才能和客户取得共识,让客户乐于与自己交谈呢?那就要找到客户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诱惑”客户打开话匣子,再逐渐将话题引向自己想要谈论的事情。
《黑人文摘》的创办人约翰逊把森尼斯无线电公司列为自己的广告客户,于是他给该公司的总裁麦克唐纳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这种请求。麦克唐纳回信中告诉约翰逊他不主管公司的广告。
约翰逊不甘心,他想:如果作为公司总裁的麦克唐纳不管广告,那会管什么呢?经过一番调查,约翰逊了解到,麦克唐纳没有说实话,作为公司总裁,广告业务是他主抓的工作。在得到这个信息后,约翰逊又一次给麦克唐纳写了封信,信中再一次要求和对方见面。
麦克唐纳很快回了信,说他同意见面。但他告诫约翰逊在他们的谈话中约翰逊不能说在杂志上登广告的事,否则他会立即终止谈话。
在见面之前,约翰逊找来了所有记载麦克唐纳信息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些资料,约翰逊发现麦克唐纳是一名资深探险爱好者,而且还获知黑人探险家汉森是麦克唐纳最为敬佩的探险人物。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约翰逊先让人找到汉森,请他在其出版过的一本探险书上签上名字。接着,约翰逊又让人在即将要出版的一期《黑人文摘》上写一篇介绍汉森的文章。
做完这几件事后,约翰逊和麦克唐纳见了面。俩人一见面,麦克唐纳就说道:“你看那双雪地靴,它可是汉森送给我的。他还出过一本探险书,你看过没有?”
约翰逊马上回答说:“当然看过,谁会不看这么有趣的作品呢!我这里还有他亲笔签名的这本书,是送给您的。”约翰逊一边说一边将书递给麦克唐纳。麦克唐纳将书接过来,一边翻看一边说:“我认为你们的杂志应该介绍像汉森这样优秀的黑人探险家。”
约翰逊马上又说:“是的,正如您所说,这样优秀的黑人探险家,我们怎么能放过。”说着,将刊登有介绍汉森文章的刚出的杂志递给麦克唐纳。
麦克唐纳感到很惊奇,他翻看了介绍汉森的那篇文章,看后显得非常高兴,并对手里的杂志进行了一番赞赏。约翰逊告诉麦克唐纳《黑人文摘》是一份志在介绍像汉森这样敢于迎接生活挑战、不甘平庸的英雄人物的刊物。听完后,麦克唐纳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约翰逊说:“我想了一会儿,实在找不到我们公司不在你们杂志上登广告的理由,所以我决定在你们杂志上刊登广告,我非常愿意这样做。”
这个事例中,约翰逊就是先找到了客户感兴趣的东西,和客户取得了共识,然后再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自己要谈论的事情。
很多时候,客户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客户的想法有可取之处,不妨先接受他的想法,和客户取得共识,然后再找机会推销自己的产品。
有两个同一厂家的洗衣机推销员,第一个推销员来到一户人家,正巧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在用一台老式的洗衣机洗衣服。推销员就说:“太太,您看这台洗衣机多旧了,费电费水费时间,换一台新的吧……”
“不要再说下去了,告诉你,这台洗衣机非常耐用,到现在都没有故障,新的洗衣机就一定比它强?我看不见得,你还是走吧!”女主人很是生气,将这个推销员赶出了家门。
过了几天,第二个推销员也来到这户人家,也正巧赶上女主人在洗衣服。女主人想起前几天那个让她很生气的推销员,就对眼前这个推销员说:“这台洗衣机很耐用,从来没有出过故障。”
第二个推销员顺着女主人说:“看来,这是台令人怀念的旧洗衣机,因为很耐用,所以对太太有很大的帮助。”
女主人很高兴,顺着推销员的话茬说:“不错,用了很久,很耐用,我对它很有感情。”
销售员又说:“不过毕竟是很旧了,费水费电,而且还费时间,我想您是否考虑该换台新的了。”
女主人想了想,认同了销售员的话,于是,推销员开始向这位女主人介绍起自己所推销的洗衣机了。
第二个推销员适时表达了对这位女主人想法的认同,之后又顺势引导了女主人的思维,成功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最终推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