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圈子说话,让领导急不起来
过去有一句戏言说“伴君如伴虎”,此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领导相处时有很大的“风险”。作为下属,如果说话不注意,触碰到领导的逆鳞,就有可能受到领导的斥责,严重者还会受到惩罚。
很多时候,面对领导的一些问话,既不能装聋作哑,不予回答;也不好实话实说,直言相告。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好想办法兜圈子说话,以避开雷区。下面这则笑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古时候,有一个县官喜欢附庸风雅,画画给别人。他喜欢画虎,却偏偏画得像猫。他以为自己画得很好,常常在厅堂上将画作展出示众,然后要求别人说说对画的看法。
一次,他又将画好的“虎”画挂在厅堂上,让众人说说看法。众人都低头不语,不敢说话。县官见无人迎合,很生气,于是就指着一个新来的衙役说:“你来说说,本官画的虎如何呀?”
那个新来的衙役吓得瑟瑟发抖,颤抖着说:“老爷,我有点怕。”
县官问:“怕,怕什么?不要怕,有老爷在,不要怕!”
衙役又说:“老爷,你也怕。”
县官很诧异:“我怕?我怕什么?快说说!”
衙役又说:“老爷怕天子。”
县官:“嗯,不错,老爷是怕天子。不过,天子什么也不怕。”衙役说:“不对,天子怕天。”
县官:“天子是天老爷派来的,可天老爷该什么都不怕了吧?”衙役:“天老爷怕云。因为云会遮天。”
县官:“那云又怕什么?”
衙役:“云怕风,风来了,云就散了。”
县官:“那风又怕什么?”
衙役:“风怕墙。墙挡住了风。”
县官:“那墙怕什么?”
衙役:“墙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县官:“那老鼠怕什么?”
衙役:“老鼠怕它。”衙役指了指挂在厅堂上那副“虎”画。县官看了看画,又看了看衙役,哈哈大笑起来。
衙役不敢直接说县官画的“虎”画得像猫,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委婉地表明了意见,这显然要比直接说更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他直接说县官画的“虎”画得像猫,一定会惹县官不高兴,甚至会受到惩罚;但是这么委婉而幽默地一绕,不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不至于惹县官不高兴,可谓一举两得。
同这个衙役一样,诗人但丁也绕了一个大圈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但丁在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上,发现侍者给其他人都奉上一条条肥大的煎鱼,但给自己的却是一条条很小的煎鱼。
但丁没有表示抗议,但也没有吃鱼。而是用手将这些小煎鱼拎起来贴近耳朵旁,好像在和小鱼在交谈。
执政官看见了但丁的举动,不禁感到很奇怪,就问:“你在干什么?”
但丁认真地回答道:“是这样,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离世,举行了海葬,我想知道他的遗体是否还在,于是就向这几条小鱼打听一下。”
执政官问:“那小鱼说什么了?”
“它们说,它们还很幼小,也不清楚过去的事,要我向那些大鱼打听一下。”但丁认真回答道。
执政官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明白了但丁的意思,他马上命人将最大的一条煎鱼给但丁端来。
试想一下,如果但丁直接表示不满,不但得不到大鱼,而且还可能遭到一番嘲弄,但是他这么绕圈子说出来,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领导有领导的尊严,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侵犯领导的尊严。在有必要表明自己态度和意见时,也不要简单直白地表述,以防触犯领导尊严,让彼此不愉快。在有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时,要依据现实情况,采取一定的手段,巧妙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