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方着想的劝诫,收效会更明显

为对方着想的劝诫,收效会更明显

当别人犯了错误,如果不讲方法直言劝诫,收效不但不明显,而且还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从而造成更大的麻烦。如果劝诫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让对方感知到你的劝诫完全是为了他好,这样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曾凡是工地总安检人员,主要负责检查工地上的工作人员在工地工作时是否都带上了安全帽。检查过程中,曾凡经常发现不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曾凡本着对公司负责的精神,每次都搬出一大堆公司的安全条例来压对方,斥责对方违反公司规定,然后命令其把安全帽戴上。

多数情况是,被说的工作人员都很不服气,但又不好当面反驳,当时遵照曾凡的话把安全帽戴上,等曾凡过去后,又把安全帽摘下。曾凡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思前想后,决定换一种管理方法。

当曾凡再次看到不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后,他不再像以往那样训斥对方,而是关心地问对方,戴安全帽是不是不舒服,或者询问是不是大小不合适。对方有意见时,曾凡总是认真周到地予以解答。然后,曾凡就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诚恳地告诉对方,戴安全帽是保证自身安全的一项措施,非常重要,意义重大。如果因不戴安全帽而出了意外事故,身体受到损伤,那么受到伤害最大的不是公司,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家庭。

苦口婆心的劝诫换来了违纪人员的理解,很快,工地上不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迅速减少,最后几乎消失不见。这都是曾凡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劝诫的结果。

为对方着想的劝诫,不仅仅适用于成人。对于小孩来说,这种劝诫方法同样很有效。通常孩子的约束力很差,常常管不住自己,同时,对很多事物抱有一厢情愿的想法,也认识不到事物的危害性,因此对大人的劝诫不太当回事。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在劝诫孩子改正错误时,常常也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进行劝诫。

球王贝利小时候就很喜欢踢球,他矫健的步伐,机智果断的处理方式,逐渐让他有了一些名气。小贝利也觉得自己有踢球的天赋,很是得意。

一次他和伙伴踢完一次激烈的比赛后,坐在场外休息。听说吸烟能解乏,伙伴们都吸起了烟,小贝利感觉那缕缕上升的烟雾很酷,于是也跟着吸起来。这一幕正巧被小贝利的父亲看到了,当时他神情严肃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晚上,回到家的贝利看见父亲正在等他,知道是为了白天吸烟的事,他准备接受父亲的严训。没想到父亲没有声嘶力竭地训诫,而是温和地说道:“孩子,你有着很不错的天赋,好好练习,未来可能会有出息,但是今天,你让我看到了痛心的一幕。你抽烟了,你可能会说,这是第一次,而且只是一根;但是你要明白,有了第一次,就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踢足球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如果吸烟损害了你的健康,让你的体质下降,你是不会踢好球的;等到你身体不行的时候,你再停止你那愚蠢的行为,为时已晚。”

顿了顿,老贝利继续说道:“你的这种自甘堕落的行为,让作为父亲的我非常痛心。作为父亲,我有责任规劝你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里。如果你还想继续你踢球的梦想,那就立刻停止你愚蠢的行为;如果你甘愿自甘堕落,那好,我给你钱,你可以继续吞云吐雾。”说着,老贝利从口袋里取出一叠钱,放到桌子上,然后转身走出了屋子。

小贝利的心难受极了,他知道父亲完全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的足球梦想,为他美好的未来着想,他为今天自己的愚蠢行为而羞愧,于是他决定向父亲陈恳认错,保证从今以后刻苦锻炼,并绝不再吸烟。

贝利果真像保证的那样,刻苦锻炼,远离吸烟。多年以后,当贝利功成名就,成为人人佩服的足球明星之时,他仍然保留着不抽烟的好习惯。

由此可见,劝诫一定要走入对方内心,温暖对方心灵。只有对方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放开了,温暖了,才能彻底认识到错误,从而真心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