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对方立场说话,消除对方防范心理
一般来讲,在你和所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双方都会有一种防范心理。因此,要想说服对方,首先就要想办法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
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会让对方有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有助于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使问题向着有利于解决的方向发展。
一家制造精密仪器的工厂将部分零部件委托给一家小工厂制造。一次,当小工厂将零件的半成品交上来时,检查人员发现这些零件半成品全部不合格,因此要求小工厂将交上来的零件再加工一番,但小工厂的负责人却认为他们是完全按照约定的要求制造的,因此拒绝再加工。
双方争论不休,最后,这家精密仪器的厂长对小工厂的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们吃了亏,对此,我深表抱歉。今天幸好通过和你们讨论,发现了问题。只是事情总要解决的,你们不妨将它们制造得再完美一些,这样对你我公司的长久合作有很大好处,后期我们还有更多的零件需要加工制造,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想对于提高你们厂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我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我们非常感谢你们的付出。”
小工厂的负责人听完这番话后,爽快地答应了返工的要求。
精密仪器厂的厂长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这番话的,最终成功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打动了对方。试想一下,如果该厂长一味地埋怨对方,说对方的失误,那只能让矛盾进一步升级,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看下面这个事例:
没有成名前,卡耐基曾每个月租用纽约一家大旅馆的大礼堂20个晚上,用于他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天,他忽然接到了这家大旅馆经理的来信,信中要求他要付比原来多出几倍的租金。卡耐基很是吃惊,同时也很无奈,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将印好的入场券都发出去了,而且其他开课的事项也都已经办妥,现在取消开课,实在不适宜。他想了想,便前去找旅馆的经理交涉。
卡耐基一见到经理,开门见山地说:“您好,经理,说实话,在收到您的来信后,我很震惊,但理解您的行为。作为旅馆的管理人,您有责任尽可能多地让旅馆盈利,这无可厚非,非常正常,如果我是您,也会这样做的。但您仔细算过没有,您的这种做法确实能够为旅馆带来更多的盈利吗?我们不妨算一算。”
旅馆经理脸上露出了郑重的神情。
卡耐基注意到了旅馆经理的表情,但不做理会,继续说:“先讲好的前景,如果大礼堂不出租给我讲课用,而出租给开办舞会、晚会、生日宴会什么的,确实能收入不菲。一次收租金200美元,20个晚上就可以收到4000美元,4000美元,确实很诱人。但是您能保证每个晚上都能租出去吗?更为重要的是,举办这类聚会势必会损坏礼堂的设施,这就得不偿失了。”
卡耐基继续往下讲:“现在再说说不利的前景,您看,如果您增加了我的租金,我不是有钱人,所以我势必会搬离这里,而去找便宜的地方举办训练班。因此,您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将我赶离了这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听我课的人中有很多是受过教育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由于我在这里开课的关系,他们才会来这里,这样岂不是为您免费做了广告。事实上,即使您花更多的钱,也不见得能让这么多受过教育的人来到这里参观。所以,从长远来看,您的收益将是非常丰厚的,不是目前那区区几千美元所能比拟的。我的话讲完了,剩下的事,您自己考虑吧!”
卡耐基说完,转身离开了。不久,卡耐基收到了旅馆经理的通知,说不增加卡耐基的礼堂租金了。
卡耐基站在旅馆方面的立场说话,帮旅馆经理算经济账,让其降低了防范心理,最终成功说服了对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总之,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为对方考虑,就会有效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并可能进一步赢得对方的好感,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大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