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

四、“国培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

为了保证“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的有效进行,培训基地特成立“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培训学院会同体育科学学院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培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负责落实研修任务。配备良好的后勤保障,配备专职的后勤管理人员负责培训期间的医疗、保卫等工作,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解除学员的后顾之忧。开班报到:工作人员全天加班接待,专车迎接学员,送达培训地点完成报到入住。住宿条件:学校为“国培计划”学员安排了新修的四人间(有空调、洗手间等设施);统一开餐,组织参观湘西文化景观,开展各种体育文艺活动,校医院随时准备为学员服务,教学设施配备齐全,校园网络免费向学员开放。培训基地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由负责人负责制,由“吉首大学国培计划初中骨干教师研修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配备专职教务秘书和班主任,全程负责研修的教务工作及班级管理,建立吉首大学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管理制度。

加强对骨干教师研修的科学管理。实行骨干教师研修证书制度。各级参培骨干教师经研修部门的综合考评成绩合格者,由研修单位或教育行政部门颁发骨干教师研修的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必备依据。建设骨干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各研修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骨干教师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由专人负责管理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信息管理。实施骨干教师动态管理。在严格考核,及时准确掌握骨干教师信息的基础上,在保持数量充足、质量优秀的前提下,动态管理骨干教师,进行滚动式研修。

强化对骨干教师研修的质量管理。实行骨干教师研修考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和研修部门要对骨干教师研修工作认真考核,严格监督,确保各级骨干教师研修的质量。建立骨干教师跟踪指导制度。研修机构应在集中研修结束后,对研修对象开展为期半年的跟踪指导,跟踪指导应有明确的要求和可行的计划,包括专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研修效果评价等。引入骨干教师竞争机制。在公开选拔、考核认定的过程中,实行差额评选的办法,使真正优秀、作用突出的教师成为骨干。实行研修与考核相分离。骨干教师由研修机构按规划进行研修,教育行政部门或骨干教师考核小组负责研修考核,并以此作为考核研修机构的一项重要指标。

加强骨干教师学习与资源平台建设。启动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构建以学校信息管理中心为主体,以县、区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支撑,以初中学校本研修为基础,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和多种渠道,与全国全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相衔接,覆盖农村,开放高效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以信息化、专业化促进湖南骨干教师研修的现代化。

定期召开研修工作座谈会。听取参培人员对研修组织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完善管理,确保研修成效,建立研修档案。建立吉首大学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网络交流平台。

根据学员在研修期间的综合表现评选优秀学员。学员按规定学完所有课程,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由教育部监制的“国培计划——2010年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研修”证书,考核优秀者颁发“优秀学员”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