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内涵

一、概念内涵

要确立和建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必须先要清楚何谓教师培训模式,由于教师培训模式上位概念是“模式”,所以必须对模式有一定的明确的概念界定。一般而言,模式(模式方法)作为现代科学方法论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系统学概念,是理论与应用之间的桥梁。所谓模式,是可以作为范本、摹本、变本的样式。一个有用模式的建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模式应当包含结构关系而不是联想关系;二是模式能够预示由观察者来检验的结果;三是模式的结构要求揭示包含在被调查的主题中的某种因果机制;四是在解释新概念时,它应有助于想象,成为探究的扩展部分。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培训模式是指教师培训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和运行方式,即从事教师培训的培训主体、受训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为培训教师而构建的培训理念、目标、培训中介物等之间形成的交互复杂的关系及其运行方式。进而言之,有学者将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概括为: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与培训管理等。培训主体包括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培训理念即指培训主体进行培训遵循的培训观念,也指培训活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观念,是对培训实践活动的理论升华;培训对象是接受培训的人,与培训主体中的培训者具有主体间性;培训目标是指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程度,一般包括培训学员的收获及其程度和培训机构的培训绩效两个方面;培训内容指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学习的课程资源;培训手段是指为完成培训采取的培训方式、方法和媒体的综合;培训管理是保障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各种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

基于关爱主题的乡村学校资深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在关怀教育理论观照下的乡村资深教师三养培训模式。即该模式是一种围绕“养生、养心、养教”的关爱主题的乡村学校资深教师关爱培训主、客体之间交互复杂的结构化图式及其运行方式。整个乡村学校资深教师关爱培训项目从设计与实施都是聚焦以“养生、养心、养教”为主题目标,通过将“三养”和“关爱”贯穿到训前需求调研与学员通知、训中教学管理与日常服务、训后学员跟踪与回访座谈的全部过程当中,积极为边远地区乡村学校资深教师的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搭建有效平台的教师培训模式。